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迎祥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特點
迎祥橋是一座少見的木、石、磚混合結構的多跨式梁橋。始建於元朝,明朝天順六年(1462年)、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分別重建。該橋為五孔橋,全長34.25米,寬2.41米[1]。橋側面鋪砌小磚,兩側木梁外覆貼水磨方磚,外型美觀[2][3]。迎祥橋縱向坡度和緩,整橋略呈弧狀,當地以「迎祥夜月」列其入金澤八景之一,有「月印川流,水天一色」稱謂[4]。1959年,它被列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列入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撤銷。文革結束後,1978年9月,水中東北面的二條石柱因斷裂倒入河中。1979年,上海市文管會資助搶修;同年重新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春,又發現橋西堍磚墩有坍塌現象,同年修理[5]。2014年4月4日,重新認定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6][7]。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