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返德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返德者
Remove ads

返德者(REFORGER),或譯「返德陸軍」,是「返德部隊」(REturn of FORces to GERmany)的縮寫,是美國陸軍冷戰時期針對華約組織可能入侵西歐的一種增援策略。為了踐行這種策略的可靠性,從1969年到1993年美國陸軍亦舉辦一年一度的同名演習。一旦情況真正需要美國採用該策略,那投送返德陸軍的行動也將稱為「返德者行動」(Operation Reforger)。

Thumb
美軍M113裝甲運兵車車隊在法蘭克福附近的A5高速公路上行駛,1985年返德者演習

歷史

在1967年,逐步陷入越戰約翰遜政府決定在次年從歐洲撤走2個師。為了保證美國對西歐的政治經濟影響力以及西歐的安全情況,美國決定採用名為「返德者」的新型增援策略。這一策略的要求是,一些駐守在美國本土的單位應當擁有2套完全相同的裝備,一套位於美國這些單位的駐地,一套則位於西德預部署設施儲存點(POMCUS)中。一旦西德有事,在本土的美國陸軍單位將會將自己的裝備留給當地的國民警衛隊,部隊人員集結後乘飛機到西德接收裝備即投入作戰。為了在返德部隊抵達前的真空期維持防禦,一些返德者的師會有1個旅預部署(Preposition)在預定陣地附近。

這種增援形式的優點在於:

  • 可以在減少美國駐歐陸軍規模的情況下維持在西歐的軍事影響力和防禦力;
  • 可以加快從美國大陸抵達歐洲的增援的速度,採用船運的第一波增援到達至少需要3周,而返德者僅需要1周就可以投放數個師(第1周3個重裝師1個輕裝師);
  • 可以大大減少冷戰變熱的前幾周中紅海軍對盟軍大西洋船運的干擾,蘇軍如果不能占領冰島就完全不可能威脅到美國的空中航線。

然而,返德者增援方式也同樣受制於機場和POMCUS這兩個關鍵點,為此蘇軍則針鋒相對地制定了使用中程導彈對西歐各個機場和POMCUS位置實施核打擊的作戰方案。由於POMCUS均是地點公開的三防超加強工事設施,所以攻擊機場對華約組織而言效果更好。

冷戰結束蘇軍駐德集群撤出、兩德統一蘇聯解體等一系列事件之後,返德陸軍已經變得沒有必要。西德各個POMCUS中的裝備大多在1990-1991年間被送往沙特阿拉伯參與沙漠風暴行動,之後再也沒有返回德國。到1993年POMCUS中的裝備數量僅為應有數量的36%,同年舉辦了最後一次返德者演習,隨後返德者便成為歷史。然而,一直到今天,美國陸軍在德國境內仍預部署着1個重裝旅級戰鬥隊的裝備。

Remove ads

返德者單位

從60-80年代,返德者單位的數量一直在增加。截止到80年代後期,美國駐歐陸軍僅有4個重裝師,可返德者單位卻有5個重裝師,其中美國陸軍第三軍的主力3個師將投入到西德北部和低地國家增援北約北方集團軍群,另外兩個師則會加強給北約中央集團軍群美國陸軍第五軍第七軍。根據美國陸軍的計算,一旦德國有事,僅第一周美國就可以在德國投放3個重裝師和1個輕裝師,隨後則以每周1-2個重裝師1個輕裝師的速度繼續投放持續兩個月以上。到1989年,主要的返德者單位包括:

Remove ads

返德者演習

從1969年到1993年,除1989年外每年都有舉行返德者演習。其中,1975年的演習標誌着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首次踏上歐洲大陸。冷戰結束後演習規模大大縮水,且越來越基於電腦推演。

更多信息 演習名稱, 開始日期 ...
Remove ads

其他

在冷戰時期,除了德國以外,挪威也是美國陸軍重點關注的對象。為了防止蘇聯奪取挪威以威脅大西洋航線,第十八空降軍第7輕裝步兵師第9摩托化步兵師第2海軍陸戰師等單位也有面向挪威、丹麥的快速支援任務。為此美國在挪威也庫存了一些裝備。

雖然在冷戰結束之後美軍基本撤銷了裝備預儲存庫,但直到目前,美國陸軍還在其他一些地區採用類似與返德者的裝備預部署方式提前將重型裝備部署到熱點地區。這包括:

  • 在韓國預部署了第1騎兵師一個重裝旅級戰鬥隊的裝備。
  • 在德國預部署了一個重裝旅級戰鬥隊的裝備。
  • 在印度洋預部署了一個重裝旅級戰鬥隊的裝備。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