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迪亞哥·馬拉度納
阿根廷足球運動員和教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迭戈·阿曼多·馬拉多納(西班牙語:Diego Armando Maradona,1960年10月30日—2020年11月25日)[1],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暱稱「世紀球王」、「球場上帝」,阿根廷足球運動員和教練,是世界足球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球員之一。

1986年,馬拉多納憑藉一己之力率領阿根廷隊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並成為世界盃的助攻王(8次,但由於FIFA官方正式統計世界盃助攻次數是從1986開始的,實際上球王比利四屆世界盃累計有高達10次的助攻),同時創造世界盃過人(90次),及被侵犯次數最高紀錄(60次),1987年將保級球隊那不勒斯成功帶上意甲冠軍寶座,2001年被評為世紀球王。馬拉多納可以踢前場任何位置,用左腳帶球,其盤帶技術可說是舉世無雙,射門技術也是頂尖水準。
比利掛靴之後,世界各地雖有優秀球星不斷湧現,但都難以與比利比肩,直到馬拉多納的出現,因此他又被稱為「新球王」。在他1976年到1997年的職業球員生涯中,馬拉多納先後加入阿根廷青年、博卡青年、巴塞羅那、那不勒斯、塞維利亞、紐維爾舊生、博卡青年。曾獲得過阿根廷甲組聯賽冠軍、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冠軍、歐洲聯盟杯冠軍。在阿根廷國家足球隊效力的17年(1977年-1994年)里,他還獲得過世界盃冠軍和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冠軍。2001年,他被國際足聯評為「20世紀最佳球員」。
Remove ads
生平
馬拉多納在1960年10月30日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維拉-費奧里托區的一個貧困家庭[5],父親是瓜拉尼人迭戈·馬拉多納·迪耶納(Diego Maradona Senior)、母親是意大利人後裔達瑪·薩爾瓦多拉·佛朗哥(Dalma Salvadora Franco)。11歲時在阿根廷青年人屬下的少年隊已經小有名氣,並曾上過電視。馬拉多納16歲已升入青年人俱樂部一隊,列入甲組聯賽比賽名單。在阿根廷青年人隊的5年裡,馬拉多納參賽166場入116球。1981年馬拉多納轉會博卡青年,又在40場比賽中入28球,並取得他人生第一個聯賽錦標。[6]
馬拉多納早於1976年便在對匈牙利賽事中首次代表阿根廷國家足球隊。18歲時他替阿根廷以3-1贏蘇聯奪得世青盃冠軍,並獲得賽事的最佳球員獎。1982年馬勒當拿首次出戰世界盃決賽周。於首圏以0-1敗於比利時,即使及後擊敗匈牙利和薩爾瓦多出線,但在次圈以1-2敗於該屆的冠軍意大利和以1-3敗於巴西腳下。在對巴西的賽事,馬勒當拿因踢對方的球員被趕離場。[7]
1982年7月,馬拉多納以12億比塞塔(900萬美元)的身價加盟西甲豪門巴塞羅那,創下當時的轉會紀錄[8]。期間馬勒當拿於1983年帶領巴塞擊敗皇家馬德里奪得西班牙國王盃。雖然在效力巴塞期間馬勒當拿上陣58場入38球,但他在巴塞羅那卻過得並不順利。1982年底患上肝炎休養了3個月;1983年9月24日,他在與畢爾包的比賽中腿部被對方的後衛安東尼·戈伊科切亞(他正是兩年前弄傷舒斯特爾膝蓋的人)剷傷,差點弄至提早掛靴,幸好14週內便傷癒復出。1984年在馬德里伯納烏球場國王杯決賽上,馬拉多納在對陣畢爾巴鄂競技時[9]又一次被安東尼·戈伊科切亞鏟倒,這次再次導致他腿部受傷。在整場比賽中畢爾巴鄂球迷還用種族主義言論辱罵馬拉多納(馬拉多納父親是美洲原住民),巴塞羅那最終0-1不敵畢爾巴鄂競技。在全場比賽結束時,馬拉多納又被畢爾巴鄂的米格爾·安赫爾·索拉挑釁,馬拉多納突然發飆,他從地上站起來,臉部緊貼對方並高聲叫罵。索拉則模仿觀眾對馬拉多納做出的種族主義手勢予以還擊。馬拉多納隨後用頭撞了索拉,還肘擊另一名畢爾巴鄂球員的臉,並用膝蓋撞了另一名球員的頭部。畢爾巴鄂隊隊員瞬間被激怒,安東尼·戈伊科切亞直接用腳踹向馬拉多納的胸部。巴塞羅那隊的其他球員見狀立即幫助馬拉多納,雙方球員大打出手,場面陷入混亂[9]。看台上的球迷也開始向球員、教練甚至攝影師投擲雜物,造成60人受傷。巴塞羅那的一位高管表示:「當我看到馬拉多納打架和隨後的混亂時,我意識到我們俱樂部必須和他分手了。」[10]此外馬拉多納還與巴塞羅那俱樂部高管,尤其是與俱樂部主席喬塞普·路易斯·努涅斯經常發生爭執,因此這場國王杯決賽成為馬拉多納替巴塞羅那效力的最後一場比賽[11]。
馬拉多納於1984年以690萬歐元的天價轉會費被巴塞羅那賣給了意甲的那不勒斯[12]。彼時的那不勒斯還是一支意甲保級球隊,但馬拉多納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也從此開始了他球員生涯的高峰。他不但以一己之力帶領那不勒斯在1986-87年和1989-90年球季贏得意甲聯賽冠軍,還贏得了意大利盃(1987年)、歐洲足協盃(1989年)和意大利超級盃(1990年)。馬拉度納在那不勒斯表現出了身為前場球員的一切特徵。他獲得兩次意甲金靴,並留下數量眾多的精彩入球和無數的精彩盤球。1991年,在馬拉度納離隊後,象徵馬拉多納的那不勒斯10號球衣亦跟隨退役。[13]不過馬拉多納效力那不勒斯期間卻拖欠意大利稅務部門大量稅款[14]。

這段期間馬勒當拿在國際賽的成績亦相當驕人,世足賽的馬拉度納猶如流行音樂界的邁克爾·傑克遜,賽事因他而精彩無冷場。1986年馬勒當拿帶領阿根廷出戰1986年世界盃,一路帶領阿根廷打進決賽贏得獎盃。整個大賽馬勒當拿都表現出他的重要性,故賽後亦被廣泛認為他是該屆最出色的球員。他在半準決賽對英格蘭所攻入的兩球,更奠定了他傳奇的一生。從慢鏡頭重播中可見他所進的其中一球是用手打進球門的,後來他辯稱這是「上帝之手」,並且把入球說成是「上帝的手,馬勒當拿的頭」(A little of the hand of God, and a little of the head of Maradona),引申上帝是進球與否的最終主宰,因為球證誤判他的入球有效。然而在2005年8月22日,馬勒當拿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說他是故意用手把球打進,而且隨即知道入球將會被判無效。據他回憶,當他入球後立即想到:「我在等候我的隊友來擁抱我,但沒有人來……我對他們說:『來抱我,不然裁判就會判入球無效。』」[15]

相反,馬拉多納的第二個入球則把他的足球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持球走了半個球場,盤扭過六個英格蘭球員,分別為霍德爾、列特、森臣(Kenny Sansom)、畢查(Terry Butcher)、芬維克(Terry Fenwick)和守門員希爾頓。這個一人單挑英格蘭隊的驚人入球(被後世稱為「上帝之腳」)在2002年國際足協舉行的網上選舉更被選為世紀最佳進球。也因為這兩個入球,馬拉多納被稱為「一半天使,一半魔鬼」。阿根廷最終以2-1把英格蘭淘汰出局。這兩個入球被英國的第四電視頻道在2002年的「100大運動時刻」(100 Greatest Sporting Moments)中選為第六位。[16]
其後他在準決賽對比利時的賽事中又入了兩次奇蹟般的入球。在決賽西德隊用兩人的盯人戰術以凍結馬拉多納,但他依然找到機會以一個不可思議的傳球直接助攻布魯查加射入致勝的一球。[17]
Remove ads
隨著年紀漸大,馬拉多納的表現亦慢慢走下坡,且有傳他早在效力巴塞時曾染上毒癮,而這亦被指為遭巴塞開除的原因。馬拉多納在1990年世界盃擔任了阿根廷的隊長,帶領球隊進入決賽,但以0比1敗給前西德。1991年,馬拉多納的可卡因檢驗為陽性而被禁賽15個月[18]。同年4月26日,馬拉多納因吸毒被阿根廷警方拘留一天,同時阿根廷當局還剝奪馬拉多納的阿根廷體育巡迴大使和總統顧問的頭銜[19]。1992年馬拉多納離開開創他人生高峰的拿坡里,轉投西班牙小球會西維爾,一年後再回到阿根廷球會博卡青年效力。1994年2月,馬拉多納由於對自家門口的記者糾纏感到不滿,因而用氣槍朝記者射擊,造成四名記者受傷。馬拉多納事後被判處監禁兩年,緩期兩年[20]。在1994年世界盃,雖然馬拉多納參加了兩場賽事並入了一球,但還是被指服用禁藥而被驅逐回國,結果阿根廷最終在十六強被羅馬尼亞淘汰出局。1997年馬拉多納最終宣佈掛靴,結束其璀璨的球員生涯。在2002世界盃即將到來之前,阿根廷足協曾希望FIFA允許他們退休馬拉度納的國家隊10號球衣,改以1~9及11~24號球衣參賽,但最後沒有被允許。[21]
掛靴後的馬拉多納體形開始發胖,而且繼續被毒癮和濫用藥物的傳聞困擾,而在個人行為和私生活方面皆受到非議。如在那不勒斯因風流成性而擁有一個私生子亦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雖然當事人否認。馬拉多納承認自己共有5個小孩。此外由於馬拉多納的體重日增以致痴肥,以至於馬拉多納在2005年進行胃部切除手術從121公斤降為75公斤後才把體重控制[22]。1998年10月,馬拉多納因吸毒過量陷入昏迷。2000年1月4日,馬拉多納在烏拉圭東方之角度假時又因吸毒過量誘發心臟病而住院[19]。2004年4月18日,他因吸食過量毒品可卡因而需要入院,當時一度病危,後情況好轉,於同月29日出院,並在時任古巴共產黨第一書記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邀請下前往古巴哈瓦那進行戒毒。2004年至2007年又數次進入醫院甚至一度傳出死訊。2012年1月,馬拉多納又因腹部劇痛接受腎結石手術[23]。馬拉多納的健康問題一直困擾其終身。
Remove ads
1994年10月到1995年2月,馬拉多納在沒有教練員資格證書的情況下,與老隊友弗倫一起執教阿甲球隊曼迪尤,成績為1勝6平5負。1995年2月到1995年5月,馬拉多納繼續與弗倫搭檔,執教阿甲球隊競技隊,成績為2勝6平3負。[24]2008年10月28日,阿根廷足協決定由馬拉多納擔任阿根廷國家隊的主教練職務;2009年10月15日,馬拉多納帶領阿根廷國家隊艱難過關,成功進軍2010南非世界盃,並欲協助國家隊爭取世界盃冠軍。7月3日,阿根廷隊於八強賽事中以0-4敗於德國無緣晉級後,[25]隨後在7月27日,阿根廷足協正式確認解除馬拉多納職務[26]。馬拉多納對自己被解職感到不滿,並將責任歸咎阿根廷足協主席格隆多納。此後一直至2014年格隆多納去世,兩人之間口水戰不斷[27]。
迭戈·馬拉多納支持左派和社會主義,生前與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結下深厚情誼[28]。馬拉多納的左腿上紋有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頭像,右臂上紋有共產主義革命家切·格瓦拉的頭像[29]。
馬拉多納也是委內瑞拉前總統烏戈·查維茲以及繼任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的支持者[30][31]。2005年,他來到委內瑞拉會見查韋斯。這次會面後,馬拉多納聲稱,他來的目的是要見一個「偉人」(西班牙語:un grande),但他見到的卻是一個巨人(西班牙語:un gigante,意思是比偉人還要偉大)[32]。
馬拉多納長年持反美立場,在2005年阿根廷馬德普拉塔美洲首腦會議上,他抗議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前來參加會議,當時馬拉多納穿着一件印有「制止布什」(英語:STOP BUSH,BUSH中的S被一個卍字代替)的T恤,並指布什為「人類垃圾」[33][34]。2007年8月,馬拉多納又表示他討厭來自美國的一切[35]。不過他在2008年12月對當時的美國候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抱有很大的期望[36]。
2007年12月,馬拉多納向伊朗贈送了一件簽名襯衫,上面寫有支持伊朗人民的內容。該襯衫被陳列在伊朗外交部的博物館裡[37]。
Remove ads
2019年,馬拉多納在執教墨西哥球隊多拉多斯時,因胃部出血住院接受治療,後由於健康問題結束執教多拉多斯體育會,並回到阿根廷擔任拉普拉塔體操的主教練。
2020年10月30日,馬拉多納執教的拉普拉塔體操3:0戰勝帕特洛納托。不過當天由於馬拉多納身體狀況不佳,他僅在球場待了數分鐘便離開[38]。11月3日,馬拉多納因腦部血凝塊接受手術治療[39][40]。
2020年11月25日上午,馬拉多納吃好早飯外出散步,回家後馬拉多納感覺不適,並對周圍人表示自己不太舒服,隨後躺床休息。當天中午12:50分,馬拉多納的助理試圖喊醒他起來吃藥,但是發現馬拉多納已陷入昏迷。此外據馬拉多納律師表示,9輛救護車半小時後才趕到馬拉多納住宅[41]。13:02分,馬拉度納被宣布死亡,享年60歲[42][4][43]。根據屍檢報告顯示,馬拉多納的死因是擴張型心肌病的急性心力衰竭,導致心力衰竭的直接原因是急性肺水腫。阿根廷共和國政府宣布該國將哀悼迭戈·馬拉多納三天。馬拉多納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阿根廷總統府玫瑰宮舉行[44]。不過由於前來告別的民眾人數過多,場面混亂,一度出現警民衝突場景,馬拉多納遺體最終於11月26日提前下葬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外的貝拉維斯塔公墓其父母的墳墓旁[45]。在馬拉多納去世當週的歐冠、歐聯杯和五大聯賽的賽事會在比賽前進行一分鐘的哀悼儀式。那不勒斯俱樂部的全體球員也會在一場歐聯杯比賽中臂纏黑紗出戰[46]。此外,那不勒斯的主場聖保羅球場也將正式更名為迭戈·馬拉多納球場。
2021年4月30日,阿根廷一個調查委員會發布報告,認定馬拉多納的私人醫護團隊未能盡到充分醫治的職責,不然馬拉度納完全可以避免死亡[47]。
Remove ads
榮譽
馬拉多納職業球會生涯從未獲得歐洲俱樂部冠軍杯冠軍,國家隊生涯也從未獲得美洲盃
- 巴塞羅拿
- 那不勒斯
- 阿根廷國家隊
個人
- 阿根廷足球甲級聯賽最佳射手:1978年春季、1979年春季、1979年秋季、1980年春季、1980年秋季(共5次)
- 世青盃 - 最佳球員:1979
- 世青盃 - 銀靴獎:1979
- 阿根廷足球作家評選的年度最佳足球運動員:1979, 1980, 1981, 1986
- El País南美足球先生:1979、1980
- El Mundo南美足球先生:1979, 1980, 1986, 1989, 1990, 1992
- 阿根廷年度最佳運動員:1979、1986
- 意大利甲組聯賽足球先生:1985
- 意大利甲組聯賽最佳射手:1987/1988年度
- 意大利盃最佳射手:1987/1988年度
- 世界盃 - 金球獎:1986
- 世界盃 - 銀靴獎:1986
- 法國體育雜誌《11人》歐洲足球先生金球獎:1986、1987
- L'Équipe Champion of Champions: 1986
- 聯合新聞國際年度最佳運動員獎:1986
- 世界足球雜誌年度最佳球員:1986
- 世界盃 - 銅球獎:1990
- 法國足球雜誌榮譽金球獎:1995
- 國際足協20世紀最佳陣容:1998
- 《世界足球》雜誌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的球員:1999
- 阿根廷體育作家年度運動員:1979、1986
- 阿根廷體育作家世紀運動員:1999
- Marca Leyenda:1999
- 國際足協世紀最佳球員:2000
- 國際足協世紀最佳進球:2002
- 國際足協世界盃夢幻隊:2002
- Golden Foot: 2003, as football legend
- FIFA 100 位最偉大的在世球員:2004
- 《泰晤士報》世界盃歷史上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第1位:2010
- 20世紀最佳球員全球足球獎:2012
- 《世界足球雜誌》歷史上最偉大的陣容:2013
- 意大利足球名人堂:2014
- 阿根廷國家隊歷史最佳陣容:2015
- 《442雜誌》史上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第一名:2017
- 《442雜誌》世界盃歷史上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第一名:2018
- L'Équipe's南美歷史上前50名足球員
- 國際足球歷史與統計聯合會 (IFFHS) 傳奇人物
評價
「我曾經面對很多巨星,在意大利80年代早些時候有普拉蒂尼和羅西,後來有拿玻里的馬拉度納和卡雷卡,國際米蘭的亞歷山德羅·阿爾托貝利,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如果我一定要選擇一個,那就是馬拉度納,當他在狀態好的時候,幾乎沒有辦法阻擋他。」
「面對馬拉度納,犯規是有可能的,而且會不少,馬拉度納非常危險,他對我們經常入球,我們必須有良好的防守組織體系,給他加倍甚至三倍的壓力,來限制他的天賦,因為如果讓他一對一,你就會失敗。」[48]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