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逆半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群論中,逆半群 為一類半群,其任意元 均具唯一逆 使得 且 , 即任意元均具唯一逆的正規半群。逆半群出現在不少領域,如用於研究部分對稱群。[1]
(本文遵循半群理論研究中的慣例,書函數名於參數右側,函數複合亦從左至右,如 而非 .)
Remove ads
起源
逆半群分別由 Викто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Вагнер 在蘇聯於 1952 年[2]、Gordon Preston 在英國於 1954 年獨立引入。[3]兩位作者均通過研究集合上的偏雙射[注 1]得到逆半群:集合 的偏變換 為從 到 的函數,其中 . 令 , 為集合 的偏變換,其能夠(從左到右)在「有意義」組成它們的最大定義域上組成:
- ,
其中 表示 的原像。偏變換在偽群 的背景下已有研究。首先是 Вагнер 注意到偏變換的複合是二元關係複合的特例,還認識到兩個偏變換的複合,其定義域可能為空,因而引入空變換以考慮之。伴隨空變換引入,集合偏變換的複合是處處定義的二元結合關係。[4]依此複合,集合 上全部偏一一變換的總體 即構成一逆半群,稱 上的對稱逆半群或幺半群,其中逆定義作從像到定義域的函數逆。這就是「原型」逆半群了,同樣地可以說對稱群是「原型」群。舉例,所有群均可嵌入對稱群,所有逆半群均可嵌入對稱逆半群(見下文的逆半群的同態與表示章節)。
Remove ads
基本敘述
逆半群 中的元 , 其逆常寫作 . 逆半群中的逆,不少性質同乎群中的逆,例如 . 在逆幺半群[注 2]中, 和 均冪等。[5]滿足 的逆幺半群 (一個「冪幺逆幺半群」)當然是群。
逆半群 有如下等價特徵:[6]
的 -類中的冪等元為 , 而 的 -類中的冪等元為 .
因而在逆半群中的 Green 關係又一個簡單特徵:[7]
- .
除非另行說明,將以 指代逆半群 冪等元構成的半格。
Remove ads
以乘法表示例,逆半群可結合,且任意元均由 aba = a, bab = b 具其逆,但無幺且非交換。
Remove ads
自然偏序
對 中的冪等元 . 此外有等價表述
對一些(一般不同的)冪等元 . 實際上 可視作 , 可視作 .[9]
自然偏序同時兼容乘法與逆運算,即:
且
群中的逆序則簡單地退化為等價關係,因為幺元正是其唯一冪等元。在交換逆半群中,逆序退化為限制映射,即 當且僅當 的定義域含於 的定義域,且 .
對 來說[注 3],自然偏序變成了:
故而由於冪等元構成乘積運算下的半格, 的乘積給出了關係 的最小上界。
Remove ads
逆半群的同態與表示
逆半群的同態(或態射)以與對其他半群那樣完全相同的方式定義:對逆半群 , 函數 是同態,當且僅當 . 可用控制條件 加強上述定義以闡明逆半群的態射,但並不必要,因為這一性質可由上面的定義導出,有定理:
關於逆半群,最早的結果之一由 Wagner-Prestion 定理證明,這是群論中 Cayley 定理的類推:
因此,任意逆半群可嵌入交換逆半群,而偏雙射的像對取逆封閉。反過來說,任意交換逆半群的子半群是逆半群,若對逆運算封閉。故而半群 同構於交換逆半群對逆運算封閉的子半群當且僅當 是逆半群。
Remove ads
逆半群的同餘
逆半群的同餘實際與其他半群的如出一轍:同餘 為兼容半群乘法的等價關係:
- .[14]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定義在逆半群 上的關係 :
- .[15]
可以證明 為同餘,而且實際上是群同餘,這意味着因子半群 是群。半群 上的所有群同餘構成的集合中的極小元(就由集合包含給出的偏序而言)不一定是最小元。特別當 為逆半群時, 是使得 是群的 上的最小同餘,換言之,給定群同餘 , 必包含於 . 稱同餘 為 上的極小群同餘。[16]極小群同餘可用於給出 -純逆半群的一個表徵(見下文)。
逆半群 的同餘 稱冪等純若
Remove ads
E {\displaystyle E} -純逆半群[注 4]
一類常年廣受關注的逆半群是 -純逆半群:稱逆半群 (有冪等元半格 ) -純當且僅當
條件等價於
以下是 -純逆半群 更深刻的一個表徵:.
定理 — 令 為逆半群,有冪等元半格 及極小群同餘 ,則下列敘述等價:
- -純;
- 冪等純;
- ,
其中 為 上的***相容關係***,定義為:
- 冪等。
McAlister 覆蓋定理 — 每個逆半群 均具一個 -純覆蓋,即存在冪等的從 -純半群 到 的分離滿同態。
-純逆半群研究的核心為下述構造。
令 為序關係 的偏序集,令子集 具性質:
現令 為左作用於 上的群,有
三元組 亦假設擁有如下性質:
如此的 稱 McAlister 三元組。McAlister 三元組用於定義如下:
通過乘法規則
此時 構成該乘法規則下的逆半群,有 . -純逆半群研究的主要結果之一是 McAlister -定理:
McAlister 定理 — 令 為 McAlister 三元組,則 為 -純逆半群。另一方面,-純逆半群同構於上述類型之一。
Remove ads
逆半群稱 -逆半群若任意元在自然偏序意義下均擁有唯一極大元,即所有 -類均擁有極大元。-逆半群均為 -純幺半群。McAlister 覆蓋定理由 M. V. Lawson 精簡敘述如下:
定理 — 逆半群均具 -覆蓋。
McAlister -定理能夠良好表徵 -逆半群。McAlister 三元組 為 -逆半群,當且僅當 為 的主理想且 為半格。
Remove ads
與範疇論的聯繫
上文中集合上偏變換的複合得到了交換逆半群,下面闡述另一種複合偏變換的形式,約束力更強:兩偏變換 可複合當且僅當 的像完全等於 的定義域,否則稱複合 未定義。
採用替換後的複合定義,所有集合上的偏一一變換總體不構成逆半群,而在範疇意義上構成誘導群胚。
逆半群和到處群培之間的密切聯繫體現於 Ehresmann-Schein-Nambooripad 定理,該定理指明,導出群胚總能經由逆半群構造,反之亦然。[1]更準確地說,逆半群嚴格地是偏序集範疇中的一個群胚,這是關於其(對偶)Alexandrov 拓撲的 étale 群胚,且其對象的偏序集為交半格。
逆半群的推廣
按前述記號,逆半群 限制於:
- 為正則半群;
- 中的冪等元交換。
對逆半群來說,這就引出兩條不同的推廣方式,即保留其中一個限制而取消另一個。
逆半群的正則推廣有下例:
- 正則半群:半群 正則,當其任意元均有逆。或者符號化敘述為 .
- 局部逆半群:正則半群 局部逆,,若對某個冪等元 有 為逆半群。
- 保守半群:正則半群 保守,若其冪等元子集構成子半群。
- 廣義逆半群:正則半群稱廣義逆半群,若其冪等元構成正規帶,即對任意冪等元 有 .
廣義逆半群類為局部逆半群類與保守半群類的交。[6]
逆半群的非正則推廣有:[18]
- 左/右/雙邊 適半群。
- 左/右/雙邊 充半群。
- 左/右/雙邊 半適半群。
- 弱 左/右/雙邊 充半群。
Remove ads
逆運算這一記號亦可拓展到範疇上。逆範疇即其任意態射 , 均對應唯一逆 , 使得 . 易知逆範疇自對偶。典例即集合範疇及其上的偏雙射。
逆範疇在理論計算機科學里已有部分應用。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