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逍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逍遙,中國先秦時期道家思想術語。出自《莊子·逍遙游》,指個體精神解放的最高層次,即無矛盾地生存於世界之中。達到這種境界的方法是齊物。亦用來比喻自由自在的樣子。[1]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8年12月30日) |
逍即銷:《莊子·銷遊註》宋朝黃幾復云:逍者,消也。如陽動冰消,雖耗也,不竭其本。如舟行水搖,雖動也不傷其內。
除了道家,更早的《詩經》也有「逍遙」一詞:
- 《詩經·鄭風·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清邑的人在流水的河上推動駟馬車的描述。消:消逝中的河水。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