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通行密鑰
可起到密码作用的加密凭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通行密鑰(英語:Passkey),台灣又稱通行金鑰、密碼金鑰,是屬於WebAuthn的一種數位認證憑證,用於網站或應用程序的身份驗證[1][2][3]
歷史
2022年6月,蘋果公司宣布將在iOS和macOS中加入對通行密鑰標準的支持[4][1],「通行密鑰」這個術語首次被廣泛提及[5]。
2022年10月,谷歌宣布Android和Google Chrome將支持通行密鑰[6]。
2022年8月,瀏覽器擴展Dashlane支持存儲通行密鑰,它是第一個支持通行密鑰的瀏覽器擴充功能[7]。
2023年2月,密碼管理器NordPass支持通行密鑰[8]。
2023年5月,Google宣布將把通行密鑰整合到登錄服務中[9][10]。
2023年9月20日,1Password結束了通行密鑰功能的Beta測試階段,向所有使用者正式推出。[11][12]
2023年9月26日,微軟正式在Windows 11中推出了對通行密鑰的支持功能。[13]
原理
通行密鑰受到萬維網聯盟和FIDO聯盟的支持[14],是一種無需密碼的驗證方法。用戶僅需依靠設備的 PIN 碼或生物識別信息,即可完成登錄步驟,登錄網站和應用程序。[15]
通行密鑰通常由操作系統或瀏覽器保存,並可通過雲計算在同一生態系統中的不同設備間同步[1][7],也可以只存在於單一的、如物理安全鑰匙等物理設備中[2]。
許多人認為通行密鑰只能在蘋果公司的設備上使用,這是一個普遍的誤解[5],如今包括Android、Windows 11、Google Chrome在內的許多可在其他設備上運行的軟件和操作系統,都已加入對通行密鑰的支持,因此不應將「通行密鑰」一詞看作專有名詞[5][2][14]。
好處
通行密鑰比傳統的身份驗證方法更為方便,且更能抵抗釣魚式攻擊[14][4]。它們受保存它們的設備的保護,也常常利用生物識別技術作為額外的安全保障,不需要用戶記住密碼。相較於FIDO或WebAuthn等相關術語,在市場推廣中通常更傾向於使用「通行密鑰」一詞,因為它不容易引起混淆[5]。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