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道虎溝翼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道虎溝翼龍(學名:Daohugoupterus)是翼龍目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侏羅世至晚侏羅世[1]的髫髻山組道虎溝岩層。[2]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周忠和與李岩於野外考察期間在玲瓏塔附近的道虎溝村發現一具翼龍標本。此標本由李雨桐進行清修。標本編號IVPP V12537,是一具帶有軟組織印痕的部分骨骼,壓縮於一塊石板及其對應石板上,包括部分軀幹及胸帶、左肱骨、兩個烏喙骨、右肩胛骨、胸板、頸椎、背椎、肋骨及顱和下顎後段。[2]
道虎溝翼龍由程心、汪筱林、蔣順興、亞歷山大·克爾納等人於2015年命名並描述。模式種兼唯一種是嬌小道虎溝翼龍(Daohugoupterus delicatus)。屬名組合道虎溝村及希臘語πτερόν/pteron(翅膀)。種名在拉丁語中意為「精緻的」,指其纖細的體形。[2]
描述
道虎溝翼龍是種小型翼龍類。肱骨長41.8 mm(1.65英寸)。[2]
分類
頸椎短、存在頸肋及擁有四角形三角嵴的肱骨形態表明道虎溝翼龍是種相對原始的翼龍。道虎溝翼龍被列為翼龍目的地位未定物種。[2]
古生態學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