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邢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邢臧(499年?—6世紀?),字子良河間郡鄚縣(今河北省雄縣鄚州鎮)人,南北朝北魏官員、文人,邢虬的長子。

邢臧幼年喪父,立下志向,廣泛求學。神龜年間,二十一歲的他被舉薦為秀才。魏孝明帝提出五條策問,邢臧的答捲成績優異,考中後擔任太學博士。正光年間,朝廷就是否修建明堂展開討論,儘管邢臧的意見未被採納,但他的廣博見識在當時贏得了讚譽。後來,他出任瀛州中從事,得到鄉里百姓的支持。永安元年(528年),被召回洛陽擔任金部郎中,因患病未能赴任,轉而調任東牟郡太守。當時北魏國內動盪不安,清廉的官吏為數不多,而邢臧堅守法規、潔身自好,深受官吏和民眾的愛戴。永安二年(529年),李延寔太傅、青州刺史的身份赴任時,邢臧作為屬官隨行,並兼任樂安國內史。之後,他被任命為濮陽郡太守,不久又被加授安東將軍。邢臧曾為甄琛撰寫行狀,因文筆精妙而聞名。他還與裴敬憲盧觀兄弟結交,彼此傳閱文集。他計劃編纂一部名為《文譜》的書籍,結合古代文章,考證其作者及所屬氏族,但尚未着手便因病去世。朝廷追贈他鎮北將軍、定州刺史,諡號文。他留存的文章有一百多篇。他的兒子邢恕,在北齊武平末年擔任尚書屯田郎,隋朝開皇年間任尚書侍郎,最終在沂州長史任上去世。[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