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那加蘭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那加蘭旗是代表那加人的旗幟[1]。目前,該旗幟在那加人居住的任何地區都不具有官方地位,但在文化活動上允許使用[2]。

旗幟底色為中天藍色,象徵天空。中央橫貫一道簡化的彩虹拱段,由紅、黃、綠三色組成。在靠近旗杆一側的上角,有一顆白色的伯利恆之星。這兩個符號都代表了基督教,這是大多數那加人的信仰和身份認同。[3]
歷史
該旗幟於1956年3月22日首次在那加蘭邦的帕拉申—倫馬地區升起,由扎普·菲佐領導的那加民族委員會率先使用。此後七十年間,這面旗幟始終作為那加民族主義象徵,被尋求自決的武裝組織廣泛使用。[4]
對那加民族而言,這面旗幟承載着深厚的歷史與精神意義,既是民族身份的標識,更象徵着族群韌性及自決理想[5]。據歷史文獻記載,其設計靈感源於一次神聖啟示:在那加俱樂部建築祝聖儀式期間,天際顯現彩虹,被視為與上帝的立約。旗幟上的彩虹圖案,既代表神意認可與民族團結,更寄託着建立獨立那加國家的願景。[6]旗幟植根於那加人的鬥爭和犧牲,凝聚着那加人對主權的渴望,聖雄甘地曾認可其獨立權利。它提醒着那加民族歷史上的自治主張、獨特的文化和種族特質,以及反抗政治壓迫的持續鬥爭。那加人將印度獨立日前一天的8月14日定為那加獨立日加以紀念,進一步鞏固了該旗幟作為抵抗意志、信仰以及那加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徵角色。[7][8]
在旨在結束長期武裝衝突的《那加和平協議》簽署後,那加代表正式要求賦予該旗幟官方地位,並為那加民族制定一部單獨的憲法(Yehzabo)。然而迄今為止,印度政府代表在此問題上態度依然堅決,拒絕授予該旗幟「共同官方地位」(例如1952年至2019年間根據《印度憲法》第370條授予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地位)。由此引發的旗幟地位爭議,最終導致和平進程陷入停滯。[9][10]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 那加蘭徽章
- 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邦旗
- Kuknalim
- 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