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郎顧之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郎顧之爭是指與中國新左翼經濟學家郎咸平和企業家顧雛軍有關的一系列爭論,該爭論始於郎咸平質疑顧雛軍的格林柯爾收購科龍(海信家電旗下的電冰箱企業)、美菱(長虹美菱下屬的電冰箱企業),兼有批評中國的產權改革及市場化,後演化為一場以兩人為中心的一場社會經濟爭論。

經過

2004年8月9日,時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的郎咸平在復旦大學發表演講《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的格林柯爾》[1]。郎咸平在演講中指責顧雛軍以「七大招」謀取國家的利益[2]。13號,顧雛軍聘請香港律師齊伯禮向郎咸平發出律師函,稱郎咸平「誹謗」自己[3]。顧雛軍在出獄後說美的公司何享健為吞併科龍,賄賂郎咸平。[4]美的方面則發表聲明稱此番指控無根據,要對顧雛軍提起誹謗訴訟。[5]

影響

郎顧之爭直接影響了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6]。2004年9月14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於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規定了轉讓企業國有產權涉及上市公司國有股性質變化的操作辦法。2004年12月13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黃菊表示「要明確大型企業不准搞管理層收購,中小企業的管理層收購也要區別情況,要規範。對於管理層收購,國資委要制定發布專門文件,做到有章可循」[7]。2005年4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出台了《企業國有產權向管理層轉讓暫行規定》,明確提出四類企業國有產權不得向管理層轉讓[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