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郭宗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郭宗德(Tsong-Teh Kuo,1933年2月27日—2022年8月29日),台灣植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副所長、所長。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10屆生命科學組院士。
生平
郭宗德(Tsong-Teh Kuo,1933年2月27日—2022年8月29日),出生於台南農家一個基督教家庭,中學畢業於台南二中。1952年進入台灣省立農學院(現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就讀,畢業後考入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研究所,跟隨日本籍教授松本巍博士從事植物病毒之研究,取得碩士學位後,即進入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工作。1963年取得公費留學機會,飛往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攻讀博士,後獲戴維斯分校之博士學位。
2022年8月29日於臺北逝世,享年90(89)歲[1]。
- 1952年於台南二中畢業後,考入台灣省立農學院就讀並取得學士學位。
- 1955年,考入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研究所,攻取碩士學位。
- 1963年至1965年,遠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攻取博士學位。
- 1980年,再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部深造,參與病毒分子生物學之研究。
- 首次發現到噬菌體(Xp12)遺傳物質DNA中,(cytosine)全部被甲基化,此結果發表於《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雜誌上。
- 接著發現到(5-methyl-cytosine)其新生合成途徑。在此途徑上,並發現到全世界首枚(DNA甲基化酵素),此結果後於1976年發表在英國《Nature》雜誌上。
- 噬菌體(Xp12)、(XP10)和(cf)在感染寄主細菌後,噬菌體基因表現之調控機制,分別發表於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Virology》等期刊上。
- 首次發現線狀噬菌體之新潛溶性生活史,發現線狀噬菌體(cf)生活史。同時具致病性與潛溶性生活史。此系列研究成果均轉發表於國際性雜誌上。
- 曾獲頒中山學術著作獎(1968年)、榮獲中央研究院院士頭銜(1974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4次—1987年、1989年、1991年及1993年)、業內並榮獲中華生物研究獎(1979年)、莊守耕科學成就獎(1983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中華文化與教育基金會獎學金(1992年)、台南二中傑出校友獎(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區校友會傑出校友獎(1994年)、國科會特約研究獎(1995年-1997年)、中央研究院特約講座(1997年-1999年)等。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中興大學第二屆傑出校友國立中興大學
- 人物專訪:溫文儒雅的學者─郭宗德院士林俊茂/黃昭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本所簡介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