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鄒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鄒鎏(17世紀—17世紀),石可如礪廣東潮州府海陽縣籍,福建莆田[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鄒鎏是戶部侍郎鄒守愚的曾孫,嘉靖四十年舉人、戶部主事鄒迪之孫,年幼失去父親,有孝順母親名聲,天啟四年(1627年)中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2][3],禮部觀政,五年獲授戶部山東司主事,六年管理河西鈔關稅務,並兼管漕運,清除宿弊,八年升任員外郎,專理新餉,升四川司郎中,外任襄陽知府,就任前請假探望母親,長跪受教後才前往履新。

張獻忠佔據穀城,襄陽幾乎失陷,鄒鎏就訓練士兵、籌集糧餉,出奇制勝,四月後城池保全,御史林銘球上疏推薦他署任鄖襄道監軍副使;適逢士兵兵變,他開諭和平解決此事,不久張獻忠詐降,上級打算用公帑犒軍,他指出張獻忠難以預料,不可相信,而且沒有功勞,不能擅動庫藏,因而違逆熊文燦,不久以母親年老請求回鄉。

永曆帝即位,擢任鄒鎏為太僕少卿永曆七年(1653年)和郝尚久在潮州反正,拿出家產助餉;郭之奇上疏推薦他和洪夢棟適宜陞用,不久李定國攻打新會敗歸,他就不再出仕,有《可園詩文集》流傳[1][4][5]

Remove ads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