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鄭崇和

金門浯江鄭氏第四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鄭崇和
Remove ads

鄭崇和(1756年—1827年),其德貽庵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今金門縣)人,金門浯江鄭氏第四代,其子鄭用錫為開臺進士(或「開淡進士」)[2]

Thumb
鄭崇和墓神道碑
事实速览 鄭崇和, 出生 ...

墓地於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被指定為古蹟。[3][4]

生平

遠祖末時,由福建漳州府漳浦,遷居泉州府同安縣金門

五歲喪母,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隨父鄭國唐、兄鄭崇吉與叔父鄭國慶、堂弟鄭崇科來臺,定居竹塹後龍溪洲(今屬苗栗縣後龍鎮[1]。鄭崇和幼時好讀書,但科舉總是不第,後來捐得監生,曾在淡水廳後龍地區開設私塾授徒[3][5]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娶中港肚客家人陳武生之女陳素[1]。嘉慶十年(1805年)曾募集鄉勇以抵禦海盜蔡牽,不久後又奉檄處理閩粵械鬥[1]。其家族於嘉慶十一年(1806年)時遷居竹塹(今新竹市[1]

嘉慶二十年(1815年)發生糧食歉收,鄭崇和發穀平衡物價,之後於二十五年(1820年)瘟疫流行時協助布施藥物與棺木[1]。竹塹要興建孔廟時,曾捐巨款贊助工程[1]

去世之後,他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入祀鄉賢祠[1],而後因其子之功名(恩給二品銜)而在咸豐四年(1854年)誥授「中憲大夫」,晉贈「通奉大夫」。[5]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