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鄭州大學
位于河南郑州的公立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鄭州大學(英語:Zhengzhou University,縮寫:ZZU),簡稱鄭大,是一所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的綜合性部省合建大學。鄭州大學醫科教育源於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學,後發展為河南醫科大學。原鄭州大學創辦於1956年,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5年,中共中央決定將山東大學遷往鄭州,組建河南大學。但最終在1956年2月決定,改由山東大學等高校給予支援在鄭州創辦一所新的大學,其校名也由河南大學變更為鄭州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高校。[3]1958年,應河南省政府請求,改由河南省管理。1963年,土建、水利、機械、電機四系分出,組建獨立的鄭州工學院 1996年更名為鄭州工業大學。2000年7月,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和河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鄭州大學。[4]
鄭州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列高校之一,是河南唯一的國家原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唯一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唯一的部省合建高校。鄭州大學共有51個院系、118個本科專業,3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5]和10家直屬附屬醫院。截至2025年,學校共有四個校區(主校區、南校區、東校區、北校區,均在鄭州市),總占地面積6493畝,並正在建設一個校區(創新港校區),有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三個"雙一流"學科。[4]長期以來,鄭州大學承擔了河南省1/2博士、1/3碩士和1/4進入211工程高校本科生的培養工作,享有河南省「高等教育旗幟」的美譽。[6]
Remove ads
歷史
1950年代,中國大陸效仿前蘇聯進行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同時擬將一批沿海及東部地區高校遷往中西部地區,1954年中共中央、政務院決定把山東大學由青島遷往鄭州建立河南大學。1955年,經高等教育部同意成立了河南大學籌備委員會,原河南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嵇文甫任籌委會主任。後經過山東省的挽留,高等教育部經過審慎研究,考慮到山東大學搬遷後可能需要在山東再建立一所大學,遂決定由山東大學負責並提供師資,於新設立的河南省會鄭州市設立一所新的大學。1956年2月,中央高等學校規劃會議上正式確定,在鄭州新建的大學更名為「鄭州大學」。同年4月,山東大學派總務長兼化學系主任劉椽率幹部教師在鄭州建設區的菜王、焦家門、蜜蜂張和兌周四個村徵地922畝作為鄭大首期建校用地。同時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等也給予了師資支援,此即鄭州大學之肇始。[7]

1956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鄭州大學數,理,化三系面向全國開始招生,並由郭沫若題寫了校名,同年9月15日舉行了開學典禮。哲學家嵇文甫任校長,文藝評論家龔依群任副校長,物理學家霍秉權、化學家劉椽任校長助理,面向全國招生。[8]學校採用蘇聯教材,全校教授俄語。但因在全國院系調整中以原國立河南大學為首的一批河南省本省高校損失慘重,院系多流失至省外,故1958年經河南省政府請求,部屬鄭州大學劃歸河南省管理,成為河南省屬大學,同時鄭大改為面向省內招生。1958年,增設政治、歷史、中文三系。1959年,在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武漢大學等兄弟院校的支援下,增設了土建、機械、水利和電機4個系。1960年10月8日至16日,由於生活困難,校黨委接受食堂管理員謝子英的建議,決定去武陟縣黃泛區國營農場附近黃河灘拾野豆。但由於人多,紀律不嚴,將農場的大豆、玉米也一併收割。物理系人員也誤將農場養的豬當成野豬捉住烹飪。被武陟縣告狀到中共河南省委。[8]同年,增設外文系。1961年,鄭州師範學院併入,其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在開封成立的河南大學堂。1962年,河南省應用物理研究所併入鄭州大學,同時地理系調出至開封師範學院。1963年,以鄭州大學土建、水利、機械、電機四係為基礎組建化工部直屬高校鄭州工學院。
Remove ads
文化大革命期間,鄭州大學停辦6年(1966年-1972年)。1966年6月1月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送了北京大學聶元梓等七人的大字報,6月2日晚上,中文系一年級以王相海為首的14位學生貼出了全校第一張批評校黨委的大字報《請問學校領導,對文化大革命究竟抱什麼態度?》。當夜,校黨委派黨委宣傳部長祝一清向中共河南省委文革小組組長、省委書記處書記楊蔚屏匯報情況。獲得了楊蔚屏「省委是相信鄭大黨委的」、"鄭大不是北大,王培育不是陸平,你們怕什麼"的回覆。有了省委表態,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王培育連夜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對學生進行批評。6月3日,保黨委的人貼出了「鄭大不是北大」、「反對校黨委就是反黨」等大字報。6月5日傍晚,王相海從文科樓六層樓頂跳樓自殺。6月6日,數學系青年教師劉光武也從數學樓跳下身亡。當天下午,以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黨若平為首的省委工作組進駐鄭州大學,校內氣氛頓時緊張。校黨委召開全體黨員、團支部書記以上會議,聲討王相海、劉光武,稱他們是「畏罪自殺」,還說他們「人雖死,心不死,鬼魂還在」,要把他們「批倒批臭」。學校還派人到王相海的家鄉濮陽開批判會。但6月18日晚,在歷史系學生任延慶、郝秀仲的帶領下,部分學生去「高幹院」[註 3]找黨委書記兼校長王培育未能見到後,便聚集到王相海跳樓的文科樓前,聲討王培育鎮壓學生運動。當天,省委決定撤銷王培育鄭大文化大革命領導小組組長職務。6月19日,政治系四一班邵維鈞等11位同學向中央發電報,稱王培育反擊的根子在省委,要求中央派人來調查。6月20日,省委對鄭大工作組加派力量,書記處書記趙文甫親自坐鎮。7月30日,在工作組即將撤離之際,鄭州大學文化革命委員會成立,由親省委的校學生會主席,中文系學生黨支部書記"調干生"彭學敏任主席。同日,迫於中央壓力,河南省委宣布撤銷王培育的黨內外一切職務。[註 4]
8月15日,中文系大四學生黨言川串聯部分同學成立「鄭州大學文化革命聯絡委員會」。1967年2月14日,黨言川接到清華大學井岡山負責人蒯大富支持他的電報。[9]接着,北京和全國許多著名的造反派組織都表態支持「鄭大聯委」。1967年11月1日,鄭州大學革命委員會成立,黨言川擔任革委會主任,副主任由龔依群、任延慶、張書震、李長傑擔任。[10]1969年1月至7月,全校師生到西平縣二郎公社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同年11月,作為「戰備疏散」,全校搬遷到郾城縣新店公社。1970年7月,最後一屆畢業學生分配工作。1971年2月,學校搬遷回鄭州校區。1972年起招收三年制的工農兵學員,直至1976年文革結束。[11]
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
1981年,河南醫科大學、鄭州大學成為大陸首批擁有研究生學位授予權的151所教學科研單位之一。其中河南醫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學位授予權,鄭州大學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4年計算機科學系分出數學系,單獨建系。1991年黃河大學併入。1992年河南體育專科學校併入。

1993年鄭州大學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列入中國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為河南省唯一入選學校。
2000年7月10日,在時任河南省省長李克強主導下,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鄭州大學。
2001年8月,由時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院長何鏡堂院士主持與設計的鄭州大學新校區在鄭州市高新區開始建設,總投資19.67億,總規劃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2002年9月,隨着第一批物理系館、化學系館、材料系館、數學力學系館、生物系館、環保系館和11座學生宿舍(現鄭州大學荷園)建成,第一批24個院系66個專業的萬餘名學生進駐。[12]

2004年2月27日,教育部部長周濟與河南省省長李成玉在省部共建鄭州大學協議書上簽字,鄭州大學正式成為國家教育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重點大學,也由此成為全國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學。[13]
2011年,鄭州大學成為24所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席會擴大高校之一,並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翌年本科生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比例達到15%。2012年11月,鄭州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
2016年12月23日,鄭州大學舉行本源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儀式,鄭大1976級校友、建業地產董事長胡葆森向母校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本源教育發展基金」,是迄今鄭大收到的最大一筆校友捐助。主校區中心體育場更名為「本源體育場」。[14]
Remove ads
2017年9月,鄭大入選「雙一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的六所高校之列,其入選的一流學科有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三類。同年12月,鄭州大學發布《鄭州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提出了到本世紀中葉一批學科(群)進入世界一流行列的目標。
2018年2月,鄭州大學成為部省合建大學。同年7月,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共建並成立了鄭州大學農學院。
2019年10月,鄭州大學獲批了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系鄭州大學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11月,由鄭州大學承擔建設的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獲批,為中國第7個國家級超算中心。
2022年2月11日,鄭州大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15]。同年3月,宣布對醫科教育進行改革,成立醫學科學院、河南醫學院。2024年7月,河南醫學院新校區在創新港啟動建設。
Remove ads
學校文化
教學科研

截至2025年3月,鄭州大學現設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大學科門類。有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3個一流建設學科;有凝聚態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國古代史、有機化學、化學工藝、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臨床醫學、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5個學科(領域)ESI排名全球前1‰。2017年9月,校長劉炯天提出了提出了「6」+「3」的一流學科建設布局,即「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資源材料」、「綠色催化」「中原歷史文化」、「工程安全與防災」、「綠色高效農業」6個學科(群)和3個國家認定的一流學科(臨床醫學、材料與化學)。[17]
鄭州大學現有51個院系,118個本科專業,3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3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專任教師(含專職科研)45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學部委員12人,海外發達國家院士5人,國家級領軍人才55人,國家級青年人才6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7人,教授98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比81.5%。[4]為加強科研,學校成立了高層次人才辦公室,開始招募師資博士後並引進多位院士,與多個單位合作成立了多個研究機構。學校先後引進了中國工程院崔俊芝院士擔任河南省大數據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高俊院士擔任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陳芬兒院士擔任藥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擔任歷史學院、中原歷史與文化研究院(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碚擔任商學院院長。
根據2017年12月發布的《鄭州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鄭州大學近年來不斷改進招生方式,並加強優秀師資引進力度。本科生錄取人數由2015年的人降至2024年的10549餘人。[2]研究生招生人數由2016年的5000餘人擴招至2024年的9667人(含非全日制)[註 6]。[5]鄭州大學同時啟動了「穆青新聞實驗班」、「人文科學實驗班」、基礎醫學、物理、化學、歷史與考古、金融學等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學校同時在嵩陽書院下開設國學班,進行交叉培養。為提高本科生交換比例,鄭大設立了本科生國際交流「雙千計劃」和優秀本科生外語學習特別獎學金。學校自2016年起開始實施本科大類招生,並於2019年啟動了直博、申請—考核制博士招生工作。
鄭州大學現擁有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代謝紊亂與食管癌防治全國重點實驗室、關鍵金屬選冶與高純製程全國重點實驗室等10個全國重點實驗室,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台。有1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其圖書館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館藏圖書791.1萬餘冊。擁有1個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學術期刊13種。[18]

鄭州大學在神舟系列宇航員出艙面窗關鍵防護裝置研究、磁約束熱核聚變基礎理論研究、車用燃料乙醇生產的關鍵技術及開發應用研究、非開挖工程技術和裝備、「一步法」固相合成半芳香的高效製備技術、苯選擇加氫制環己烯催化劑和催化工藝、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治理與毒性減排關鍵技術及裝備、鋼纖維混凝土特定結構計算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生物遺傳與表觀遺傳研究、植物油菜素內酯研究等領域有一些突破性研究成果,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含科普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自2010年以來,鄭州大學發展速度加快,先後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近10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所屬的10家附屬醫院現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36個,省級醫學重點(培育)學科141個,開放床位數3.3萬餘張,年門診量突破2000萬人(次),被譽為河南省醫療行業的「集團軍」。其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因其較大的規模而被戲稱為「宇宙第一附院」。
Remove ads
交流合作

在教育部指導下,鄭州大學於2019年6月13日與浙江大學簽署了部省合建高校對口合作工作協議;[19]7月12日與同濟大學簽署部省合建高校對口合作工作協議;[20]9月20日與南京大學簽署部省合建高校對口合作工作協議。按照協議規劃,三校對鄭州大學的三個雙一流學科進行對口合作。[21]
2024年9月24日,鄭州大學在主校區舉行惠靈頓學院揭牌儀式,宣布成立鄭州大學惠靈頓學院,由鄭州大學和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合作辦理。[22]

附屬醫院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原河南省婦科醫院)
-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河南省口腔醫院、河南省眼科醫院) 已併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3]-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原鄭州鐵路局中心醫院)
-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
- 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
-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洛陽市中心醫院)
-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
歷任校長
知名校友
圖庫
-
核心教學區中區
-
鄭大校園
-
鄭大風景
-
鄭大一角
-
匆匆那年餐廳
-
眉湖風光
-
眉湖天鵝
-
鐘樓
交通

鄭州大學主校區、南校區、東校區均有地鐵,交通較為便利。其中主校區南門、東門、北門各設一個地鐵站(鄭州大學站、鄭大科技園站、河南工業大學站)。
爭議
作為河南省龍頭學校,鄭州大學一直因「大而不強」而飽受批評,特別是入選一流大學B類以後,多方對同入選的鄭雲新(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提出了批評。其中鄭州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的表現(無A類學科,7個B+)受到了網民爭議。亦有網友指出相較第三次學科評估,鄭大進步明顯,未來鄭州大學可能會進一步發展。2018年3月23日,河南省長陳潤兒指出,鄭州大學在雙一流入圍投票時領先,表明學校在全國認可度較高,但仍存在「學科優勢不足」、「尖端人才不足」、「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25]
在鄭州大學歷史上,先後出現過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現鄭州西亞斯學院)、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現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鄭州大學佛羅里達國際學院(現鄭州大學國際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現河南體育學院)等二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大部分學院無獨立法人資格而掛靠在鄭州大學名下招生,發放鄭州大學畢業證與學位證。除鄭州大學佛羅里達國際學院後更名鄭州大學國際學院並在南、北校區一本招生外,其他學校均為掛名,實際上與鄭州大學除學位外並無關係,引來鄭州大學校本部及其他高校學生的批評。由於招生過程不嚴謹,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2016年一山東錄取學生家長於2017年將鄭州大學告上法庭,要求發放鄭州大學錄取通知書並轉學至鄭州大學新校區相同專業學習。一審河南省中牟縣法院根據教育部《2016年高考招生工作規定》,認定考生錄取通知書由校長簽發,加蓋本校校章,寄給錄取考生。而該生收到的,是由西亞斯學院董事長簽發、加蓋鄭州大學西亞斯學院公章的通知書,法院判決,鄭州大學未以本校名義向原告發放錄取通知書的行為違法。此後鄭大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鄭州市中院認為,鄭州大學發放錄取通知書的行為不規範,但已經履行了法定職責,不構成違法,駁回了該生的訴訟請求。此事在互聯網上引起廣泛爭議,次年西亞斯停止在河南省以外省份招生。[26]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於2011年5月轉設為民辦學校。鄭州西亞斯學院於2019年1月轉設為民辦學校。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於2024年5月轉設為河南體育學院。
排名聲譽
注釋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