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酸蝕
由于非细菌源性酸的化学溶解而导致的牙齿结构损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酸蝕是一種牙齒磨損現象,指的是酸(非細菌帶來)溶解牙齒後牙齒出現磨損狀況,牙齒磨損情況不可逆轉。[1]牙齒糜爛是5-17歲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2]。飲用果汁是造成牙齒酸蝕的原因之一[3]。酸蝕的過程先從牙釉質開始,牙釉質變薄後,腐蝕過程蔓延至牙本質,此時牙齒呈現暗黃色,並引發牙本質過敏[4]。
引起牙齒腐蝕最常見原因是飲用酸性食物和飲料(例如果汁[5])。一般來說,PH值低於5.0-5.7的食物和飲料都會引發牙齒腐蝕。[6]許多臨床和實驗室報告都將牙齒糜爛與飲用過多的飲料聯繫起來。一些酒精和水果飲料、橙汁等含有檸檬酸的果汁和可樂等軟性飲料(其中檸檬酸和磷酸是導致腐蝕的原因,碳酸則不是)被認為是引發牙齒酸蝕的因素之一。[7] 此外,葡萄酒已被證明可以腐蝕牙齒,因為葡萄酒的pH值會低至3.0-3.8。[6]氯化過的游泳池的水[8]和胃酸反流等也會侵蝕牙齒。[9] 在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中,他們服用含有酸性成分的藥物也是引發牙齒腐蝕的原因之一。[10]人們在化石中也發現有動物出現牙齒腐蝕的現象,很可能是由它們食用的酸性水果或植物所造成。[1]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