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里港扁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里港扁食台灣屏東縣里港鄉的一道特色餐點,由里港當地一家小麵攤的老闆趙文富研發,創始於1939年。

概述

里港扁食的創始人趙文富本是中國福州的一位西裝師傅,1930年來台,定居屏東。但由於里港當地人多務農,基本不穿西裝,趙文富有一段時間生活拮据。後來趙文富遇到做餛飩生意的福州同鄉,遂拜其為師,努力學習餛飩製作,並於1939年開始自己的生意。由於趙文富的餛飩皮薄,泡水不漲,口感好,他的生意日漸紅火[1]

在趙文富時代,餛飩湯用豬大骨熬成。趙文富的兒子趙可興接手以後,認為豬大骨熬湯後即丟棄太可惜,用豬腳熬湯湯更濃,豬腳還可以配飯,一舉兩得,遂改用豬腳熬湯。趙可興一開始未想過多賺錢,於是以成本價賣熟豬腳,因此賓客臨門,趙可興這才想到加賣豬腳,並配以蒜蓉醬油。因豬腳配蒜蓉醬油味道好,也成為了主力商品[1]

第三代後,家族成員紛紛自立門戶,除「文富」外,還有「富」、「趙壽山」等店家[1][2]。其中「趙壽山」曾被三立新聞台[3]高雄都會台[4]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報導。此外,里港扁食店還提供麻油米血、粉肝、豬耳朵、炒鹹豬肉等小菜[5]

Remove ads

製作

餛飩皮

里港扁食的餛飩皮需要用高筋麵粉製作,經過反覆拉擀,最終需要達到薄可見光的效果[5]

肉餡

里港扁食的豬肉需選用CAS檢疫合格的小里肌豬肉,以合適的肥瘦比例調和,再以蔥花、調味料攪拌好[5]

豬腳

里港扁食出售的豬腳需先用水煮十分鐘去除血沫,用冰水洗淨後,再以文火熬煮兩個小時。最後配以豬油、醬油、蒜頭汁等配料[5]

參見

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