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重新編程
分化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被逆转后,恢复到全能性状态,或者形成胚胎干细胞系,或者进一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生物學中,重新編程 (英語:Reprogramming),是指在哺乳類動物發育或細胞培養過程中,刪除和重塑表觀遺傳標記,例如DNA 甲基化。 [1]這種控制通常也與組蛋白的替代共價修飾有關。
現時在哺乳類動物中使用重新編程,可以用大規模 (10% 至100% 的表觀遺傳標記) 及快速 (數小時至數天內) 在三個生命階段中進行。幾乎 100% 的表觀遺傳標記,可在精子與卵子受精後,早期發育期間的兩個短時間內被重新編程。[2]
在細胞培養系統中
OSKM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最初由山中伸彌於2006年通過誘導小鼠成纖維細胞分化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而發現。[3]次年,這些因子被用於誘導人類成纖維細胞分化為iPSC。[4]
由於c-Myc的致癌性,有證據表明僅表達Oct4、Sox2和Klf4(OSK)並結合TERT基因治療是更安全、更有效的體內重編程延緩衰老的方法。[5]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