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德伯格陷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德伯格陷阱(英語:Kindleberger Trap),指國際體系中無國家願意且有能力承擔領導責任導致的失序困境。其名稱來自經濟史家金德伯格。
概要
金德伯格的霸權穩定論主張國際金融秩序有賴一善意霸權維持。金德伯格更進一步地指出,1930年代的經濟恐慌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乃因美國逃避了領導國際秩序、提供國際公共財的霸主職責[1]。國際公共財是可供國際共享、具外部效益的資源、服務、制度、國際組織、安全機制與其他國際建制等等[1]。美國作為一善意霸權,提供國際公共財,方確保了全球金融市場發展的基礎。
金德伯格陷阱,便是霸權若從其霸主職責上後撤,權力轉移中又無國能取而代之,便留下全球領導真空[2],將導致全球範圍的混亂。
緣起
2010年代,修昔底德陷阱一說,在美引發廣泛議論[3]。2017年,政治學家奈伊指出中美間,比起修昔里德陷阱,更需擔心「金德柏格陷阱」[4],憂心全球治理陷入領導真空[1][5]。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