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昌鎬寓所舊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昌鎬寓所舊址,俗稱高崗樓,是一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中興街31號的近代歷史建築[1][2][3]。該建築由朝鮮籍僑民金昌鎬於1936年投資興建,由日本人負責設計[3][4]。其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與西洋風格,在瀋陽地區較為獨特。該建築曾為多位重要歷史人物的居所,包括國民政府時期的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東北局主要領導高崗等人[2][4]。2008年,金昌鎬寓所舊址被瀋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3]

事实速览 金昌鎬寓所舊址, 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初始興建

該寓所的建造者金昌鎬(又被時人稱為「金高麗」)原為朝鮮黃海道人,於甲午戰爭後日本侵占朝鮮半島期間,遷居至奉天[2][3]。他因通曉漢語、日語和朝鮮語,最初被日本殖民機構東亞勸業株式會社錄用,協助處理土地買賣手續,從而獲得其「第一桶金」[2][5]。據記載,當地民眾因此稱其為「二鬼子」[2][3]

九一八事變後,金昌鎬的財富迅速增長。他通過開辦沙場、倒賣建築材料、經營煙草乾燥室,並成立名為「大同土木株式會社」的建築公司,積累了大量資產,成為當時瀋陽的富商之一[5][3]。1936年,他在當時的奉天滿鐵附屬地內購地,並聘請日本人設計建造了這座寓所[2][3]。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金昌鎬預感形勢不利,遂攜家眷財物遷往韓國,此後下落不明,僅留下一座空置的宅邸[5][3]

解放前後與後續用途

日本投降後,在遼瀋戰役期間,時任國民政府東北保安司令官的杜聿明曾在此居住[2][4]。1948年11月2日,該建築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成為中共中央東北局部分機關的臨時辦公地點[2][3]。時任東北局主要領導的高崗於1950年至1954年間在此工作和生活,因此該樓在民間被普遍稱為「高崗樓」。除高崗外,陳雲李富春伍修權陶鑄等中共領導人也曾在此工作或居住[2]

高崗調離後,遼寧省副省長黃達於1955年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此居住[3][4]。文革前,這裡曾是《共產黨員》雜誌社的辦公地;文革後期則歸遼寧省測繪局使用[5][3]。自1988年起,該建築由東北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使用至今[5][4]

保護

2004年,金昌鎬寓所舊址被瀋陽市文物局列為瀋陽市不可移動文物。2008年10月27日,經瀋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該建築正式升級為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3][4]

建築特色

金昌鎬寓所舊址坐北朝南,主體為一座三層高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總建築面積達709平方米,占地約兩畝[2][3]。建築在設計上別具一格,被評價為兼具宮殿與城堡之感,難以歸入單一的建築風格[2]。其顯著特徵是中西合璧的設計語言:屋頂部分採用了中國古典建築中常見的綠色琉璃瓦,尤其是入口門廊的雨搭,由兩根方形水泥柱支撐,亦鋪設同色琉璃瓦[5][4];而其門廳設計則呈現出明顯的西洋風格[3]

建築外牆以米黃色瓷磚罩面,配有花崗岩牆裙[3][4]。正面左側的一、二層設計為凸出的半弧形結構[5]。整個院落由圍牆環繞,並設有一座與主樓風格一致的中式門斗,院內還配有傳達室和車庫等附屬建築[2][5]。該建築被認為是當時瀋陽唯一由朝鮮人投資興建的住宅,在本地建築中獨樹一幟[3][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