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馬獎頒獎典禮

每年10月至11月間於臺灣所舉辦的華語電影頒獎典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馬獎頒獎典禮
Remove ads

金馬獎頒獎典禮每年10月至11月間於臺灣舉辦並頒發金馬獎,獲傳媒譽為台灣海峽兩岸三地乃至華人影壇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及年度盛事[1][2]

Thumb
1985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唐如韞在頒獎典禮的採訪照片。

歷史

在1964年和1974年,因為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第11屆亞洲影展(今亞太影展)和第20屆亞太影展,以及1964年電懋總裁陸運濤一行30餘人飛機失事罹難而兩度停辦金馬獎。[3]且早年的金馬獎並無入圍名單,得獎者也是提前公布,所有的得獎者皆排排站由長官頒獎。一直到1978年才有入圍名單,而當年的頒獎典禮也都選在10月30日或31日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辦,藉以向總統蔣中正祝壽。[4]由於早期中國大陸和香港並未設置類似的電影競賽,金馬獎因此受到臺灣和香港電影從業人員格外的重視;自1970年代以來,金馬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華語電影界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甚至多次邀請好萊塢日本韓國明星擔任頒獎嘉賓,增添典禮聲色之餘也打開國際間的知名度,時至今日在華語電影界仍深具影響力和指標性意義[5][6][7]。同時金馬執委會也都會邀請香港電影金像獎籌委會、香港演藝人協會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香港導演協會等組織參與,並定期舉行電影探討會,以期提升華語電影的素質。在1980年代以前,由於臺灣海峽兩岸間的政治對立,金馬獎評選對象以臺灣和香港電影為主;隨著臺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開展,加上臺灣電影工業減弱、香港電影工作人員流失等因素的作用,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大陸電影參加競賽項目的數量不僅大增,並且逐漸成為入圍獎項的大宗。

Remove ads

星光大道

Thumb
2018年金馬獎頒獎典禮的星光大道。

1993年起,金馬獎效法金鐘獎、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和法國坎城影展,於頒獎典禮前設置星光大道,讓受邀參加典禮的入圍者、知名影人和其他各界人士經由鋪有紅地毯的動線進入會場。紅毯中段會安排主持人進行簡短介紹與訪問,同時接受現場群眾的歡呼,以及媒體攝影採訪,為典禮增加曝光度和話題。[3]

近年來星光大道主持人多由楊千霈與其他男主持人搭配主持,此外,她也是近年金曲獎金鐘獎星光大道女主持人。

主題曲

金馬獎主題曲《金馬奔騰》出現在1980年第1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由音樂家樊曼儂和作詞家孫儀合作完成,其歌詞為:「讓金馬帶動,電影的巨輪;如金之真純,如馬之奔騰;為藝術獻身,至善至美至真;以喜怒哀樂,表達人生;讓金馬精神,引導著我們;追求著理想,向前飛奔。」女高音蔡敏國立臺灣大學的百人合唱團率先於1980年頒獎典禮演唱。[3][8]1981年頒獎典禮由孫儀擔任製作人,重新編曲後再次邀請蔡敏和中華民國國軍三軍合唱團演唱。此後第33屆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上,由張宇張清芳合唱重方式以高呼三聲「金馬獎」為結尾。第51屆金馬獎由頒獎典禮主持人陳嘉樺重新詮釋[9]。其他各屆,大都僅以演奏配樂形式於頒獎典禮中呈現。[10]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更多信息 《金馬奔騰》歌詞 ...

頒獎典禮

早期典禮的流程全由司儀一職來執掌,其主要工作是負責報幕、提調頒獎事宜、訪談得獎人等,性質與現在的主持人差不多,但負責的工作項目更多。儘管早期的司儀不失幽默風趣,但仍不免流於嚴肅、枯燥的官方氣息,因此醞釀了後來加入主持人的一大轉變,並承接司儀原先在主持方面的工作。[11]近年來的司儀,專門負責幕後報幕的配音工作(又稱為旁白),是一份相當吃重的工作,需要相當的歷練才能勝任。歷屆在幕前的司儀有丁秉燧、安鵬等人,以及近年來活躍於「三金典禮」和亞太影展幕後的賈培德(德仔)[12][13]

更多信息 屆數, 頒獎日期 ...
Remove ads

典禮主持人

Thumb
2011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主持人曾志偉曾寶儀

主持人一職自1965年的頒獎典禮正式加入,該年度由沈劍虹擔任;到了1978年,由王豪凌波擔任第一代主持人;1979年1980年蔣光超張艾嘉擔任[11];其主持風格多承襲早期的典禮司儀,以維持金馬獎傳統的莊重風格,因此主持人可以發揮的空間很有限。但近年來風格已較過去自由許多,金馬獎頒獎典禮的主持人常有「一臺一港[d]」互相搭配的傳統,歷屆金馬獎主持人多為臺灣和香港名人或明星,臺、港聯動的逗笑幽默,頗受觀眾好評。來自中國大陸的黃渤也參與了2012年的主持工作。不過,一些非電影界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其主持風格被批評過於綜藝娛樂化、八卦和低俗。[24]2013年適逢第5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由蔡康永獨挑大樑第7度主持,也創該頒獎典禮主持人身兼決選評審的先例。2019年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調整頒獎典禮的緊湊度,將第56屆金馬獎改為不設主持人,重新安排節目流程[25]。 直到2021年,自第58屆起,恢復設置頒獎典禮主持人。

Remove ads

頒獎嘉賓

在典禮中負責頒獎的人稱為頒獎人或頒獎嘉賓。早期多由政府官員、電影公司單位主管,以及資深演員負責頒獎。自1978年開始,一改過去在典禮前十幾天就公佈名單的模式,由頒獎人從評審委員手中接過密封,並在現場拆封揭曉得獎名單。[26]同時,頒獎人也多了訪問得獎人這項重要任務,開始有了過場主持的性質。[27]

衆多著名編導與影星名人都曾受邀擔任頒獎嘉賓或引言人;甚或在2013年邀請金馬執委會主席侯孝賢、當屆評審團主席李安、歷屆金馬獎19位影帝和21位影后共同頒發最佳劇情片,也創下歷年單一獎項頒獎人數最多的紀錄。[3][28]華人巨星不勝其數,非華人頒獎名人歷來包括:

Remove ads

爭議

2017年已主演過多部電影的吳宗憲[e]在《小明星大跟班》節目主持中表示,曾打電話給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欲想索取該頒獎典禮的兩張門票,但被官方於電話中當場回絕,並即刻掛上電話[37]。吳宗憲當場情緒激動,一度想自薦當典禮頒獎人[38]

2018年11月17日舉辦的第55屆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上,以2014年台灣「太陽花學運」為主題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導演傅榆登台領獎時,熱淚盈眶地感嘆道:「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台下的反應一分為二,部分觀眾對此歡呼雀躍、鼓掌叫好,另外部分無動於衷、甚至義憤填膺。此事件也導致了本屆評審團的主席鞏俐拒絕同時任執委會主席李安上台頒發最佳影片獎。眾中國大陸明星也在一時間紛紛發布以「中國,一點也不能少」為主題、包含台灣的中國地圖的微博以表明其政治立場。不僅如此,中國大陸藝人一齊缺席了頒獎典禮結束後的惜別餐會。[39][40][41]此次事件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影局正式宣布暫停中國大陸電影和人員參加第56屆金馬獎。也因為如此,此後舉辦的兩屆金馬獎,中國大陸大部分的電影以及香港的部分電影都沒有報名,改而報名在中國大陸地位相類似的中國電影金雞獎。但也有意見認為,被中國大陸所抵制的金馬獎,反而使更多台灣電影、台灣籍影視從業人員和來自其他華人地區(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電影和影視從業人員有機會入圍金馬獎。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