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鉀鹽鎂礬
蒸发岩矿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鉀鹽美礬(Kainite)[4]是一種蒸發岩礦物,化學式為(KMg(SO4)Cl·3H2O)。根據尼克爾-斯特倫茨分類,它屬於帶有附加H2O陰離子的「硫酸鹽」(硒酸鹽等)類,一種水合硫酸鉀鎂氯化物,天然存在於不規則顆粒團塊中,或作為晶體層存在於空腔、裂縫中。該礦物暗淡而質軟,色澤呈白、黃、灰、紅、或藍到紫色,單斜晶系晶體。其名稱來源於希臘語"καινος" [kainos] (意為「(迄今)未知」),因為它第一種發現的同時含有硫酸鹽和氯化物陰離子的礦物。
Remove ads
性質
鉀鹽美礬味苦,易溶於水。重結晶時,溶液中沉積出軟鉀鎂礬。
成因與出現
1865年,在現今的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施塔斯富特鹽礦,礦務官員舍恩(Schöne)首次發現了鉀鹽美礬,並由卡爾·弗里德里希·雅各布·津肯對它作了記錄[5][6]。
鉀鹽美礬是一種典型的次生礦物,通過碳酸鉀海洋沉積物中的變質作用形成,也偶爾形成於火山蒸汽的再升華過程,它通常伴生於硬石膏、光鹵石、石鹽和硫鎂礬。

只在為數不多的地方發現有鉀鹽美礬[7],其中包括德國中部和北部、奧地利巴特伊施爾、西西里島帕斯奎西亞(Pasquasia)和英國惠特比的鹽礦,新墨西哥州卡爾斯巴德鉀鹽區、堪察加半島[8]和冰島火山沉積物[9]以及中國西部鹽湖。在火星的古瑟夫撞擊坑中也發現了鉀鹽美礬[10]。
用途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