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春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春洞位於雲南省巍山縣南詔鎮巍寶山,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貴州道人李法紀、楊發蔭建,後由道人楊陽會改大殿為二轉樓,光緒年間道人楊老七、張朝用又重修廂房和花園,遂建成了保留至今的平面布局為規整的八卦圖案,僅正殿和中殿在中軸線上,其餘建築按八卦方位安排。正殿「通明天宮」建在高約1.85米的石砌須彌座上,通面闊14.8米,通進深11.6米,高11米,抬梁與穿斗相結合,為兩層歇山頂樓閣。柱枋等精雕彩繪。明間設八角藻井,天花板上繪諸神仙朝玉帝工筆畫。大殿隔板上均有壁畫,保存完整。[1]
圖片
-
長春洞山門
-
長春洞前殿
-
長春洞正殿
-
長春洞正殿
-
長春洞正殿
-
長春洞正殿八卦圖藻井
-
長春洞正殿內塑像
-
長春洞正殿格子門
-
長春洞正殿斗拱
-
長春洞正殿斗拱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