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江學者成就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江學者成就獎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一部分,由中國教育部於1998年設立,每年評選一次,該獎項旨在表彰「取得國際公認領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或者突破性進展的」華人學者。[1]

歷史

1998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香港長江實業創辦人李嘉誠共同籌資設立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全面啟動,彼時,計劃內容包括建立特聘教授崗位制度和設立「長江學者成就獎[2],成就獎的評選按照《「長江學者成就獎」實施辦法(試行)》執行。1999年公布的首屆成就獎設一等獎兩名(獎金各100萬元),設二等獎一名(獎金50萬元)[3]

2005年,教育部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決定自2005年至2009年繼續實施「長江學者成就獎」,並將實施範圍從中國大陸地區擴大到地區學校和中科院所屬院校[4]。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發布《「長江學者成就獎」實施辦法》[5],決定自2005年至2009年繼續實施「長江學者成就獎」。該《辦法》規定,成就獎以獎勵自然科學研究為主,獲獎人員應為在中國內地地區高等學校或中國科學院系統任職的50歲以下華人學者,需在「本學科領域取得國際公認的領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或突破性進展」。

2007年,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對「長江學者成就獎」的獎項設置和獎勵人員範圍進行了調整,將原來的綜合性評獎改為學科單項獎,具體分為「科學信息科學工程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5個單項獎項,每個學科最多可評選一名獲獎者;環境科學獎的獎勵範圍擴大到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所屬研究機構[6]

2012年,新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啟動,「長江學者成就獎」被取消[7]

Remove ads

獲獎者名單

更多信息 年度, 獎項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