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關聖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聖佑
Remove ads

關聖佑(英語:Kwan Sing-yau;1943年—2011年11月10日),原名關慶耀,生於廣州,籍貫廣東順德容奇鎮。正統音樂科班出身,廿多歲時移居香港發展,為民族音樂家、流行音樂詞曲作家、古琴家,涉足嚴肅音樂和流行音樂界,活躍於七、八十年代,詞作曲作共三百多首[1]

事实速览 關聖佑, 作曲家 ...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生活

1943年,關聖佑生於廣州,後赴香港讀小學,1953年返回廣州,1959年考入廣州音樂專科學校附屬中學,主修古琴,兼修鋼琴,接著升上該校大專,修讀民樂和作曲。他師從嶺南派古琴家楊新倫,1962年隨後者參加首屆羊城音樂花會,合奏古琴曲《漁樵問答》及獨奏個人鋼琴創作《金魚》[2]。1965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及後文化大革命爆發,他曾被批鬥多次。[3][4]

香港發展

流行音樂

1968年,關聖佑移居香港,以自由身作曲家效力於風行唱片公司,出道作是以筆名「湮亭」為歌手劉鳳屏填詞作曲的國語歌《快回頭望一望》,開展創作人生涯。1970年代活躍於詞壇,跟周聰蘇翁等被視為粵語流行樂界第一代詞人[5]:30,41-42,作品多為日本、國語改編曲如《媽媽您在何方》(リンゴ追分)、《時光消逝》(時の過ぎゆくままに)、《千金一刻》(嘆十聲)等;曲作則有《雨中花》(徐小鳳)、《小小世界》(鄭少秋)等;《男人女人》(夏雨)、《遮》(汪明荃)等則是包辦曲詞的作品。到八十年代又專注於作曲[6]

關聖佑的曲作以中國風格流行曲調較受注目。樂評人黃志華認為得益於深厚的傳統中樂創作基礎,其作曲技巧如調式遊移較同期的流行音樂人複雜多變,亦敢於嘗試一些獨特的手法[7]

1976年起,關聖佑為無線電視古裝劇《民間傳奇》中的《江山美人》和《寶蓮燈》,譜寫一些粵曲小調味濃厚[8]盧國沾詞)的歌曲。《寶蓮燈》的《兩地相思》帶有結構複雜的二部合唱成份,獲樂評人黃志華推許為當時的前衛之作[6]

1977年,風行唱片因樂壇缺少原創的賀年歌,邀請關聖佑參與製作專輯《歡樂年年》(部分作曲、全碟編曲),歌手為汪明荃和鄭少秋,由關聖佑包辦曲詞的專輯同名曲和《迎春花》脫穎而出,成為了膾炙人口的賀年歌曲[9]

1983年,關聖佑成為亞洲電視的音樂主任[3],為七十部電視劇創作歌曲和背景音樂[1]。這段時期較為人熟悉的作品有《秦始皇》、《武則天》、《八仙過海》、《再向虎山行[10]、《霍東閣[11]等。《八仙過海》運用了傳統民間音樂的作曲技法[7],前奏空靈飄渺[12],並隨著劇集流傳至中國大陸,風行一時。《武則天》仿唐代官廷風,加入電子合成器模仿的編鐘,且屬於香港樂壇中罕有以商調寫成的中國風格流行曲調[7][13]。《秦始皇》運用管樂打擊樂編曲,以及宣敘調的節奏營造宏大的氣勢[12],是1986年中文歌曲龍虎榜第21周的冠軍歌[14]。他亦有一些創作被視為刻意求新卻不流行的,如《四大名捕重出江湖》、《神相李布衣》、《十兄弟》等劇集的歌曲[15]

Remove ads

嚴肅音樂

關聖佑來港後可考的古琴公開演奏紀錄為:1980年,與四位香港國樂名家赴新加坡參加國樂演奏會[16];亦曾授徒,弟子有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及古琴導師謝俊仁[17]

1978年和79年,關聖佑受香港中樂團委約,編創大型中樂合奏曲《廣東民謠組曲》與《祭神》[12]。《祭神》雅俗共賞,是香港中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和彰化市立國樂團等中樂團的熱門演奏曲目[18][12];原為關聖佑在1974年創作的大提琴古箏合奏曲,收錄於麗風唱片發行的專輯《蘇振波箏藝團演奏(第一集)》[19]。香港中樂團版運用了多種打擊樂器、拉弦彈撥樂器和吹管樂器,描繪鄉間祭神情景,呈現歡快、神秘、狂野的色彩[12]。其古典嚴肅作品多有流行音樂的影子,如此曲就運用了流行音樂的節奏[4]。《林中夜會》是《廣東民謠組曲》的第三樂章,改編自黎族民謠,短小而熱鬧,常用作音樂會的安可[12],並曾於1993年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CASH最廣泛演出金帆獎(本地正統音樂作品類)[20]。除此以外,關聖佑所改編和撰寫的嚴肅音樂作品還有大型中樂合奏曲《中國戲曲唱腔主題組曲》(1974年,收錄於麗風唱片出品的專輯《天上人間 中國戲曲唱腔主題音樂》)、《新將軍令》和《歡樂序曲》(1972年,香港大會堂十周年特約作品)、古箏獨奏曲(1974年)[19]和鋼琴伴奏的中胡版本(1985年,黃安源演奏)的《梁祝》[21],以及大提琴協奏曲《月亮》、古箏獨奏曲《魔爪手決鬥太極門》、大合唱《登月》、舞台劇音樂《新鏡花緣》(1982年)[19][12]

Remove ads

晚年與逝世

關聖佑自1990年代起退出音樂界[1]。2011年11月10日,因心臟衰竭基督教聯合醫院去世,享壽68歲。出殯前其家屬舉行追思會,生前樂界同行、學生親朋等百多人出席[22]。香港電台於第34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亦特設致敬環節(以及於同年逝世的香港男歌手許冠英)。

軼事

關聖佑為人低調,甚少接受訪問,又說過自己從不喜歡音樂,創作只是為了生活;而被音樂藝術評論家周凡夫形容為「香港樂壇獨一無二的奇人」[23]

歷年流行音樂作品

[24] [25]

1960年代

1969年

  • 劉鳳屏 - 快回頭望一望、為什麼(作曲、詞)、姑娘的心意(詞)
1970年代

1970年

  • 劉鳳屏 - 媽媽您在何方(詞)
  • 韋秀嫻 - 不要把門兒敲(作曲)
  • 顧媚 - 問你愛不愛(作曲、詞)

1971年

  • 林美儀 - 門前一棵草(作曲、詞)
  • 崔妙芝 - 徬徨少女心、他怎不會為情動、不該相信你、把心給我(詞)
  • 譚炳文 - 離別換得希望、說不了別離恨、雨夜的回憶、昨晚的風波(詞)
  • 鄭少秋 - 誰說這裡沒有雨(詞)

1972年

  • 周玲寳 - 同心菓(作曲、詞)、誰能替我傳心意(作曲)、心相連(詞)

1974年

  • 鄭少秋 - 我中意你、留下了幾多(詞)

1975年

  • 鄭少秋 - 小小世界(作曲)、小河水(詞)
  • 仙杜拉 - 相思何處訴、千金一刻、三聲無奈(詞)
  • 鳴茜 - 誰會知道我心意、月滿西樓(詞)

1976年

  • 張武孝 - 生死門(作曲、詞)
  • 方伊琪 - 請君記住我(作曲、詞)、愛的願望、時光消逝、輕輕告訴你、你的心中只有錢(詞)
  • 徐小鳳 - 雨中花(作曲)
  • 汪明荃 - 春雨限來遲(詞)
  • 汪明荃、莊文清 - 遊山(作曲)
  • 汪明荃、鄭少秋 - 兩地相思、相逢夢裡人、離別(作曲)

1977年

  • 李振輝 - 為何要悲傷、忘記昨天、初會、愛在人間、恨海情天(詞)
  • 鄭少秋 - 江山美人、江南好、死別、再會、愛情夢、深深愛著她(作曲)
  • 夏雨 - 男人女人(曲、詞)
  • 關菊英、鄭少秋 - 扮皇帝、戲鳳、紅線繫幾寸(作曲)
  • 汪明荃、鄭少秋 - 歡樂年年、迎春花(詞、作曲)

1978年

  • 汪明荃 - 代我問候、心思思、有一天、遮(詞、作曲)、午夜鐘聲(詞)
  • 阿美娜 - 做嚇抖嚇開心嚇、勇氣(詞)
1980年代

1980年

  • 徐小明、俞麗珠 - 閃電刀(作曲)

1982年

  • 張明敏 - 小河流(作曲)

1983年

  • 徐小明 - 再向虎山行、留步!喂!留步!(作曲)
  • 徐小明、馬敏兒 - 如若我是你(作曲)
  • 張偉文 - 點解阿sir(作曲)

1984年

  • 葉振棠 - 夢醒最難過、問長江、遂我英雄願(作曲)
  • 徐小明 - 霍東閣、醉劍(作曲)
  • 張淑玲 - 毋忘我(作曲)
  • 何嘉麗 - 不是不可以、表錯七段情(作曲)
  • 溫兆麟 - 大醉之後、十二金牌、滿江紅、你可會悔恨、請原諒我(作曲)
  • 董驃 - 四大名捕(作曲)
  • 王綺嘉 - 找到我的太陽(亞洲電視劇《天堂鳥》主題曲)、難原諒他、問問幾多、甜蜜在那裡(亞洲電視劇《琴劍恩仇》主題曲和插曲)(作曲)
  • 劉鳳屏 - 蝴蝶血、這份愛(亞洲電視劇《蝴蝶血》主題曲及插曲)、我願月常圓、如何留住你、我了咗心願(作曲)
  • 張南雁 - 武則天、空谷足音、他知道嗎(亞洲電視劇《武則天》主題曲和插曲)(作曲)
  • 譚錫禧 - 天靈(作曲)
  • 陳漢德 - 黑色太陽(作曲)
  • 羅嘉良 - 雲海玉弓緣(作曲)
  • 張君培 - 指揮棒、心中想我怎樣(作曲)
  • 蔣嵐 - 王昭君、怎麼選我、我偏原諒你(作曲)
  • 朱御文 - 伴我同行(作曲)

1985年

  • 劉鳳屏 - 八仙過海、賣花歌(作曲)
  • 張君培 - 重出江湖、一臉淚痕、何必曾愛過(作曲)
  • 張南雁 - 真假隔一線(作曲)
  • 廖韋侖 - 雲畔清風裡、世事棋一局、橡皮蝨乸(作曲)
  • 伍偉國 - 戰神、字中深意(作曲)
  • 森森 - 茫茫天涯路(詞)
  • 蕭麗兒 - 住家男人(作曲)
  • 黃杏秀 - 阮玲玉(作曲)
  • 林芊苓 - 再生會怎樣(作曲)
  • 羅樺 - 把宇宙玩玩、眼睛的俘虜(作曲)

1986年

  • 張君培 - 毛孩歷險記(作曲)
  • 劉鳳屏 - 情結解不散、浣紗(作曲)(亞洲電視劇《西施》主題曲及插曲)
  • 羅嘉良 - 秦始皇、易水送別(作曲)
  • 梁翠茵 - 哪吒(作曲)
  • 張立基 - 冒險家樂園(作曲)
  • 魯振順 - 少林英雄、《清末四大奇案》四首主題曲(作曲)
  • 蔣嵐 - 時光倒流70年、小夜鶯(作曲)
  • 森森 - 這是個遊戲(作曲)
  • 蕭麗兒 - 滿堂紅(作曲)
  • 趙山 - 人在天涯(作曲)
  • 林靜儀 - 愛是無價、愛中有恨(作曲)

1987年

  • 蕭麗兒 - 母親(作曲)
  • 張立基 - 默劇的主角(作曲)
  • 葉振棠 - 電視劇《成吉思汗》主題曲(作曲)
  • 黃詠霞 - 電視劇《佳人有難》主題曲(作曲)
  • 孫興 - 電視劇《獅王之王》主題曲(作曲)
  • 斑斑 - 電視劇《貂蟬》主題曲(作曲)
  • 趙山 - 幾度風雲、行動是血誓(作曲)
  • 李岡、區凱鈴 - 電視劇《武林故事》主題曲

1988年

  • 馬清儀、張贊聲 - 電視劇聊齋誌異主題曲(作曲)
  • 李寶容 - 電視劇《李清照》主題曲(作曲)
  • 陸瑞明 - 電視劇《歷代奇女子》主題曲(作曲)
  • 梁雁翔 - 電視劇《賽金花》主題曲(作曲)
  • 陳汝佳、姚懿 - 電視劇《狂俠天驕魔女》主題曲(作曲)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