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阮漢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阮漢聞(1572年—1642年),太沖晚號大隗山樵白松老人北京人,籍貫浙江,徙河南尉氏明朝國子生,文學家軍事家

生平

生於隆慶六年(1572年)。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明軍碧蹄館之戰中戰敗,漢聞年方弱冠,聽聞此事,先是立即著軍服坐船過河到遼北,後又向東策馬奔騰至鴨綠江一帶,訪問從軍中退休的老武官、邊境察探敵情的士兵,有關整個遼東半島的軍情利弊、附庸國朝鮮的實際狀況。慨然有主動請求參軍擊退侵略朝鮮的倭人之志,恰好朝鮮戰事解除,漢聞才挾策而返[1]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朝廷發生第一次妖書案明神宗急於抓到主使者,城裡巡邏的錦衣衛到處四處探查案情,逮捕罪犯,百姓在路上多半不敢交談,只敢以眼神示意,漢聞遂從京師避居開封。周藩輔國中尉朱勤美素來以好客聞名,聽聞阮漢聞來到開封,便要請他到府邸中住下。朱勤美府中藏書數量極多,漢聞整天沉浸在府裡的藏書中,學問因此增長了不少,這期間又與王惟儉張民表等人友好,整日與他們唱和。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阮漢聞以阮籍墓在尉氏,為阮氏故里,選擇在此定居下來[2][3][4]。定居在尉氏的這段期間,專心閉門著述,河南當地的讀書人都拜漢聞為師,各地來他家拜訪的人總是絡繹不絕,雖然家境貧困,但每次都是自己親自招待宴請客人。乘隙私行遊山玩水時,門下弟子總是爭相搶著隨行。整天賦詩論道,日覆一日,專誠守一。崇禎帝隱士選才,巡按李日宣把他推薦給朝廷,他卻稱病不就[5]

崇禎末年,流寇蹂躪鞏義洛陽等地,漢聞預測賊人所在的地勢、河流以及要塞,將對應計策上承給崇禎帝,後見前來援剿的各個將帥傲慢,不肯懲處賊人,遂以古代各婦女以武勇聞名者,著述編寫成一本書,名為《女雲臺》,藉此羞辱這些驕兵悍將。

崇禎十四年(1641年)流寇攻打尉氏,流寇懾服漢聞的大名,下令用盡一切辦法攻下尉氏,將其活抓,同年十二月,流寇攻陷尉氏,阮漢聞當時重病臥床,依然在替朝廷出謀劃策,因此被流寇給抓住,阮漢聞不屈,罵賊而死[6][7]。與秦鎬、張民表等人並稱「天中三君子」[8]

Remove ads

軼事

阮漢聞晚年因不良於行,而被張民表戲稱為「跛君」[9]

著作

著有《尉繚子解》、《詰戎踐墨》、《遺草集》、《女雲臺》二卷、《阮太沖集》(周亮工編)等。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