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爾瓦·默達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爾瓦·米達爾(瑞典語:Alva Myrdal,1902年1月31日—1986年2月1日),瑞典社會學家、政治家和外交官。[1]
生平
阿爾瓦·默達爾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是一個普通家庭的長女,父母是阿爾伯特·賴默和洛娃·容松,有四個兄弟姐妹。她的父親是一位社會主義者和現代自由主義者。童年時期,家庭多次搬遷,曾居住在埃斯基爾斯蒂納和斯德哥爾摩。她的學術研究方向是心理學和家庭社會學,並於1924年在斯德哥爾摩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
1929年,阿爾瓦·默達爾與丈夫貢納爾·默達爾以洛克菲勒基金會獎學金獲得者的身份前往美國。在美期間,她進一步深入研究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並特別有機會擴展對兒童教育的認識。她觀察到美國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差距,這也增強了她的政治投入——她和丈夫將他們共同的政治立場稱為「激進」。此後,他們移居日內瓦繼續深造,開始研究戰間期困擾許多歐洲人的人口下降問題。
阿爾瓦·默達爾在20世紀30年代首次受到公眾關注,是推動瑞典建立福利國家的重要推力之一。她與丈夫貢納爾於1934年合著了《人口問題的危機》一書,該書的核心觀點是探討需要哪些社會改革,既能保障個人自由,尤其是女性的自由,,又能促進生育,鼓勵瑞典人多生孩子。書中還強調了兒童教育中父母與社會共同承擔責任的重要性,提倡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幼兒教育者參與其中。
她對瑞典學前教育的發展持高度批判態度。於是,她在1935年出版了《城市兒童》(Urban Children),提出了改革瑞典學前教育體系的設想。她認為當時的瑞典兒童保育制度存在缺陷,呈現兩極化:一方面是針對貧困群體的「救濟」措施,另一方面是為富裕家庭子女進入私立學校所做的準備。她強調,獲取優質教育存在物質障礙,因此必須進行社會和經濟改革。米達爾希望將這兩極的制度結合起來,形成更具整合性的體系。
一年後,她有機會將理論付諸實踐,1936年與他人共同創辦「國家教育研討會」,並擔任主任。她親自任教,培訓學前教師。默達爾強調,學前教師培訓缺乏最新的教育研究,她的教學嘗試將兒童心理學的新發現融入教育,同時重視社會學科和女性的個人發展。
1937年,她與建築師斯文·馬凱利烏斯共同設計了斯德哥爾摩的合作式「集體住宅」,旨在為女性爭取更多家庭生活自由。同年,她成為「增加女性代表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致力於提高女性的政治參與。1938年,默達爾與丈夫遷居美國。期間,她出版了《國家與家庭》(Nation and Family,1941),探討瑞典家庭結構與人口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也曾間歇性地回到瑞典居住。
阿爾瓦·米達爾長期是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的一位重要人物。20世紀40年代末,她開始涉足聯合國的國際事務,並於1949年被任命為聯合國福利政策部門負責人。1950年至1955年間,她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社會科學部的主席,是首位在聯合國擔任如此重要職位的女性。1955至1956年,她出任瑞典駐印度、緬甸和斯里蘭卡的大使。[2]
自1951年起,她與英國社會學家維奧拉·克萊因(Viola Klein)展開合作,並於1958年共同出版了《女性的兩種角色:家庭與工作》(Women's Two Roles: Home and Work)。該書由國際大學女性聯合會支持,旨在「對社會改革的需求進行國際調查,以便讓女性能夠平衡家庭與職業生活」。
1962年,米達爾當選為瑞典議會議員,並作為瑞典代表被派往日內瓦參加聯合國裁軍談判,這一職務她一直擔任到1973年。在談判中,她極為活躍,逐漸成為不結盟國家集團的領導者,努力敦促美國和蘇聯在具體裁軍措施上表現出更大的誠意。她在日內瓦多年的經歷最終匯集成《裁軍的遊戲》(The Game of Disarmament)一書,書中表達了她對美蘇不願裁軍的失望。[3]
米達爾還與瑞典首相塔格·埃蘭德共同創建了創建了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並於1966年成為其首任理事會主席。1967年,她被任命為裁軍問題的顧問級內閣大臣。1976年,她出版了廣受好評的《裁軍的遊戲》。作為堅定的裁軍支持者,她與墨西哥政治家阿方索·加西亞·羅夫萊斯共同獲得1982年諾貝爾和平獎。
米達爾同時推動兒童保育改革,後來還擔任了政府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並出任國際職業女性協會聯合會主席。[4]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1924年,她與經濟學家貢納爾·米達爾結婚。兩人共育有三個子女,包括著名共產主義者揚·米爾達、哲學家西塞拉·波克和凱·弗爾斯特(Kaj Fölster)。
榮譽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