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布拉姆·卡緬斯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布拉姆·扎哈羅維奇·卡緬斯基(俄語:Абрам Захарович Каменский;1885年10月6日—1938年2月10日),蘇聯革命家、國務和黨務活動家,曾參與俄國內戰,曾任頓河共和國人民委員、烏克蘭制憲議會成員、全俄羅斯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於1918年11月在第二次全俄工人與士兵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當選)、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六至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委員會委員、工農紅軍最高軍事監察局成員、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民族事務人民委員部副人民委員[1][2]。

1885年10月6日,他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盧甘斯克的一個職員家庭。他的童年在貧困中度過。1902年,父親去世,留下9個孩子,家中生活拮据。他畢業於職業學校後,由於沒有機會繼續讀書,遂去頓巴斯的烏斯賓斯基礦工作。1905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14年,加入孟什維克國際主義派。1917年,成為布爾什維克。1918年—1919年,為軍事反對派成員。1937年11月6日,在「大清洗」中被捕,後被關押於莫斯科塔甘卡監獄;11月8日,被開除出黨。1938年2月10日,在莫斯科科穆納爾卡射擊場被槍決。1956年3月28日,被蘇聯最高法院軍事審判庭平反,並恢復黨籍[3][4][5][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