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帕蘭戰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帕兰战役
Remove ads

阿帕蘭戰役亞美尼亞語Բաշ Աբարանի ճակատամարտ羅馬化:Bash Abarani chakatamart,土耳其語Baş-Abaran Muharebesi)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高加索戰役的一部分。於1918年5月發生在阿帕蘭鎮附近。

事实速览 阿帕蘭戰役, 日期 ...

土耳其軍隊於1918年5月15日發動了對東亞美尼亞的進攻並占領了亞歷山大波爾(現久姆里),向埃里溫挺進。共13000人的奧斯曼軍隊(包括超過10000名士兵和3000多人的庫爾德,土耳其土匪)在抵達阿帕蘭地區時遭遇了當地守軍的槍擊。在人數遠少於奧斯曼軍隊的情況下,亞美尼亞軍隊取得了阿帕蘭戰鬥的勝利,殲滅了超3000人的奧斯曼部隊。亞美尼亞人接連在阿帕蘭,薩爾達拉巴德英語Sardarapat, Armenia瓦納佐爾贏得的勝利阻止了奧斯曼帝國對東亞美尼亞的進軍,使得短暫的亞美尼亞第一共和國得以建立,[1]對後世亞美尼亞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2]

Remove ads

戰鬥過程

5月15日,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占領了久姆里,北側的奧斯曼軍隊也毫無阻礙地進入了斯皮塔克並奪取了其周邊的村莊。隨後奧斯曼軍隊轉向阿帕蘭方向繼續前進。亞美尼亞民族議會下令守住阿帕蘭,並在5月20日完成了撤離民眾的行動。5月22日,奧斯曼先頭部隊抵達阿帕蘭,當地的亞美尼亞守軍此時已有3500人,但他們裝備極其落後,僅有兩挺機槍且沒有炮兵。受到意料之外的襲擊之後,奧斯曼先頭部隊撤退,並準備在5月23日黎明發動總攻。

5月23日,戰鬥打響。奧斯曼軍隊用炮兵和機槍壓制住了阿帕蘭地區的民兵,由於傷亡慘重,亞美尼亞民兵在阿爾森·薩姆索諾維奇·特爾·波戈西揚英語Արսեն Տեր-Պողոսյան指揮下撤退到第二防線。阿帕蘭周圍與阿塔什拉克的民兵也在當地匯合,守軍人數達到5000人。5月24日,奧斯曼軍隊沒能突破第二道防線。亞美尼亞正規軍也抵達了戰場,將守軍人數增加至7000人。

5月25日,奧斯曼軍隊同時在薩爾達拉巴德,阿帕蘭和瓦納佐爾發起了總攻,但又一次無功而返。當日中午奧斯曼軍隊試圖通過薩拉蘭村東部的卡薩赫河英語Kasagh (river),但亞美尼亞正規軍的火力壓制讓他們無法渡河。下午奧斯曼部隊一度突破阿拉加茨山腳下的亞美尼亞防線,但他們被亞美尼亞部隊反包圍並殲滅。僅5月25日一天,奧斯曼軍就損失了1000多人。至5月26日,奧斯曼人仍無法突破防線,而亞美尼亞正規軍的炮兵團已經抵達。

5月27日,隨着亞美尼亞軍隊數量達到9000人,奧斯曼部隊開始放棄其原先占領的尼加萬英語Nigavan梅利基尤格英語Melikgyugh兩村,撤退到附近的高地。5月28日亞美尼亞宣布獨立後,亞美尼亞軍隊士氣大振。他們在德拉斯塔瑪特·卡納揚英語Drastamat Kanayan的帶領下發動了全面反攻,進攻直到夜間仍未停止。最終,5月29日,未能撤出的殘餘奧斯曼部隊因傷亡過大豎起白旗,宣布投降[3][4]

Remove ads

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