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帕替尼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帕替尼(apatinib),又名Rivoceranib ,中國大陸商品名為艾坦,是一種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選擇性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又稱KDR),認為可以抑制癌細胞中的血管新生。阿帕替尼抑制 VEGF 導致的內皮細胞遷移和增殖,進而阻止腫瘤組織中新血管的形成。本藥物對於 c-Kit 和 c-SRC 酪氨酸激酶也有輕微的抑制效果。 [1]
阿帕替尼首先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 Advenchen Laboratories 合成,於 2020 年將全球權利授權給韓國的 HLB,目前由中國江蘇恆瑞醫藥、美國LSK BioPartners、韓國HLB 生命科學繼續開發。 [2]臨床試驗目標為針對轉移性胃癌、轉移性乳癌和晚期肝細胞癌的標靶治療。
Remove ads
I/II期臨床研究
中國復旦大學研究員在 2009 年 10月17日的 CSCO 會議公布了 I/II 期人體臨床研究結果。癌症患者每天服用不同劑量的阿帕替尼,持續 28 天,對於低於 750 毫克/日的劑量耐受良好,但在 1000 毫克/日的劑量出線限制劑量的毒性,因此最大耐受劑量被定為850毫克/日;在 I/II 期治療的 65 名癌症患者,1.54% 的患者完全緩解,12.31% 的患者部分緩解,66.15% 的患者病情穩定,20% 的患者病情惡化。 [3]
目前狀況
在中國有一項 II/III 期研究,將阿帕替尼與安慰劑比較,研究是否可以改善接受過兩線化療失敗的轉移性胃癌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 [4]阿帕替尼於 2014 年 12 月獲得 CFDA 批准在中國用於晚期胃癌患者。 [5]阿帕替尼的第四期試驗於 2015 年 4 月開始,預計納入 2,000 名患者。 [6]
截至 2010 年 11 月,又有兩項第二期臨床試驗,研究阿帕替尼對於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和晚期肝細胞癌的療效。 [7]
2011 年 3 月 7 日,Bukwang 宣布向韓國 FDA 提交了 IND 申請,開始阿帕替尼的第二期人體臨床研究。 [8]
2018 年 8 月,Bukwang 將 rivoceranib 在韓國的商業權利授權給 HLB Life Science [9]
非臨床研究
某些癌細胞會對抗癌藥物的細胞毒性作用產生耐藥性(稱為多重抗藥性)。有研究認為阿帕替尼可能有助於對抗癌細胞對某些常規抗腫瘤藥物的多重抗藥性。 [10]阿帕替尼抑制 ABCB1和ABCG2,以增加抗癌藥物的細胞內濃度,以逆轉多重抗藥性,因此併用阿帕替尼與常規抗癌藥物可能有效。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