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拉穆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拉穆特波斯語الموت),又稱魯德巴爾(波斯語رودبار),是今伊朗加茲溫省東北部,厄爾布爾士山脈西端,涵蓋該山脈西麓的西部和東部區域。其南部與乾旱貧瘠的加茲溫平原相鄰,北部則與馬贊德蘭省植被茂密的森林山坡相接。從加茲溫出發前往阿拉穆特,穿過最初的丘陵地帶後,蜿蜒的地貌、多樣的形態便成為該地區自然景觀構成中的顯著特徵[1]。著名的阿拉穆特伊斯瑪儀派城堡及其他眾多城堡均坐落於此,11世紀末至13世紀間,這裡因成為哈桑·沙巴建立的尼扎里派(「暗殺教團」)據點阿拉穆特城堡而聞名。

名稱

阿拉穆特(波斯語الموت[2],歷史上曾被稱為魯德巴爾(رودبار)或「阿拉穆特的魯德巴爾」(رودبار الموت,波斯語拉丁轉寫:Rūdbār-i Alamūt),該名稱源於沙赫魯德河(Shahrud river)。 更準確地說,阿拉穆特是歷史上魯德巴爾地區內的一個小區域,同名城堡(即阿拉穆特城堡)便位於此處[3]

居民

據部分資料顯示,加茲溫北部(即阿拉穆特地區)的居民以塔蒂人(Tats)為主,他們使用塔蒂語的一種方言[4][5][6][7][8][9]。另有資料稱,阿拉穆特的主要居民是馬贊德蘭人(Mazanderani)[10][11]或吉拉基人(Gilaks),相應地,當地使用的是馬贊德蘭語(Mazanderani language)或吉拉基語(Gilaki language)的方言[12][13]。一些語言學家指出,「塔蒂人(Tati)」 這一稱謂最初由突厥語使用者用來指代非突厥語使用者。這一說法或可解釋為何部分資料稱阿拉穆特居民為塔蒂人,而另一些資料則將其歸為馬贊德蘭人或吉拉基人。事實上,阿拉穆特地區所謂的 「塔蒂人」,很可能是使用馬贊德蘭語[14]吉拉基語的人群──歷史上,他們本就被視作馬贊德蘭人或吉拉基人,「塔蒂人」這一稱謂更多是外界賦予的標籤[15][16][17]

阿拉穆特城堡

哈桑·沙巴在11世紀中期塞爾柱王朝統治下的伊朗出生長大,他在各地傳播什葉派教義時遭到塞爾柱王朝迫害,遂隱匿於伊朗西北部的加茲溫。在此期間,他選中加茲溫東北方險峻山區的阿拉穆特,先派部下控制該城堡,後於1090年9月4日親自入駐,將此地定為尼扎里派的根據地。哈桑·沙巴死後,以阿拉穆特為核心的尼扎里派持續擴張勢力。至蒙古帝國滅其政權前,阿拉穆特周邊已修築數百座山城。儘管多數城堡的具體位置已不可考,但阿拉穆特城堡、蘭姆薩爾城堡等仍為世人所知。雖然山嶽城堡在伊朗歷史上並不罕見,但哈桑・沙巴建造的這類大規模、易守難攻的山城群獨具特色。研究蒙古時代伊朗史的日本學者本田實信指出,該山城群的構築屬於歐亞大陸廣泛存在的山嶽宗教、修道院運動的延伸,正是宗教熱情推動了這一耗費巨大人力財力的非生產性工程的完成[18]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