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札失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札失里(蒙古語:Ажашир,羅馬化:Aǰaširi[1],?—?),元末明初蒙古貴族,是成吉思汗弟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後裔。本為遼王,曾一度歸降明朝,被任命為首任泰寧衛指揮使,成為兀良哈三衛之一泰寧衛的創始人。
生平
阿札失里的出身背景不詳,但一般認為他是斡赤斤家族宗主牙納失里的近親(或即其兒子)。元末明初,北元在明軍進攻下不斷失地,牙納失里與阿札失里率領的斡赤斤王族仍持續效忠北元可汗,牙納失里更是可汗麾下的重要諸侯之一。1380年代,北元最強大的勢力是盤踞遼東的札剌亦兒部納哈出,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無法控制納哈出,其他權臣如哈剌章、蠻子、阿納失里等也彼此猜忌,北元政權陷入動盪。為此,胡昱曾向明太祖進言:若明軍直攻脫古思帖木兒,可一舉將其擒獲[2]。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藍玉率領的明軍在捕魚兒海之戰中擊敗脫古思帖木兒率領的蒙古軍隊,脫古思帖木兒在敗逃途中被也速迭兒弒殺。此後,阿札失里的部眾暴露在明軍的攻擊威脅下。同年八月,其部下四十九人投降明朝[3]。阿札失里見局勢已無法維持,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派部下塔賓帖木兒向明朝請降[4]。後來明成祖提及此事時,稱他因受韃靼劫掠無法安定生活,故歸順明朝。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五月,明太祖派遣使者嘉獎歸降的阿札失里等人,將其勢力分割為三個衛所,分別命名為泰寧衛、朵顏衛、福余衛,任命塔賓帖木兒為泰寧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兒為朵顏衛指揮同知,海撒男答溪為福余衛指揮同知,而阿札失里則被任命為泰寧衛指揮使,職位在上述三人之上[5]。泰寧衛在後世被蒙古人稱為「往流」(Ongliγud,意為「從屬於王者的人」,為元朝東道諸王后裔),這被認為與稱「遼王」的阿札失里及其家族統治該衛有關。此外,明太祖此時賜給阿札失里的詔書以蒙古文書寫,其漢字音譯及漢譯收錄於《華夷譯語》中,與《元朝秘史》一樣被用作明朝的蒙古語教材。
隨着脫古思帖木兒死後蒙古混亂局面的平息,許多被迫歸降明朝的蒙古諸侯紛紛反叛,阿札失里也多次率軍侵擾明朝邊境。針對這一情況,明太祖命傅友德、郭英等人進攻駐紮在朵顏山的阿札失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五月至七月,明軍攻擊了諾嫩河流域的兀良哈三衛[6]。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周興遠征蒙古北部的烏爾吉河、鄂嫩河一帶,在班師途中還試圖招撫阿札失里[7]。他的後裔在明代中期有兀研帖木兒。
Remove ads
斡赤斤家族世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