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洛伊斯·萊克薩·馮·埃倫塔爾
奧匈帝國政治家、外交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洛伊斯·萊克薩·馮·埃倫塔爾[1](德語:Alois Leopold Johann Baptist Graf Lexa von Aehrenthal,1854年9月27日—1912年2月17日),奧匈帝國政治家、外交官,他曾擔任奧匈帝國共同大臣會議主席兼外交大臣。埃倫塔爾表現出強烈的保守主義觀點,他是忠實的帝國擴張主義者,他對帝國在20世紀初繼續保持繁榮的局面持樂觀態度。埃倫塔爾以在巴爾幹地區推行強硬的外交政策而聞名,他尋求與俄國合作,並爭取盟友德國支持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擴張行動[2]。
作為帝國外交大臣,埃倫塔爾於1908年制定並執行了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吞併,成功使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併入奧匈帝國。通過此次吞併他試圖在帝國南部的巴爾幹地區徹底壓制不斷擴張的大塞爾維亞主義勢力;然而他的外交政策因違反了1878年柏林條約而引發了一場國際危機,因此他通過一系列幕後活動來緩和局勢,他聲稱將支持俄羅斯海軍獲得黑海海峽通行權(以犧牲奧斯曼帝國為代價)藉此換取俄國承認奧匈帝國對波黑地區的吞併。為了爭取俄羅斯對吞併的支持,埃倫塔爾與俄國外交大臣亞歷山大·伊茲沃爾斯基展開秘密談判,但吞併行動最終依然損害了奧俄之間在巴爾幹問題上的合作。此外,該事件也在俄羅斯國內激起了大眾強烈的沙文主義情緒[3] [4]。1912年,埃倫塔爾伯爵在任內突然死於白血病,享年57歲。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