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爾卑斯旱獺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爾卑斯旱獺(學名:Marmota marmota)是旱獺屬的模式種,生活在中、南歐海拔800—3,200米(2,600—10,500英尺)的阿爾卑斯山、喀爾巴阡山、塔特拉山和亞平寧山脈地區,1948年又引入庇里牛斯山地區,其實庇里牛斯山本來存在阿爾卑斯旱獺,但在更新世滅絕。[2]
Remove ads
特徵


成年體體長43—73公分(17—29英寸),尾巴長13—20公分(5.1—7.9英寸),體重1.9—8公斤(4.2—17.6磅),春天剛結束冬眠的體重比秋季輕得多[3]。它有時被視為最重的松鼠科生物,但實際上同屬的其他生物也可以達到這樣的重量[3][4]。
習性
阿爾卑斯旱獺是一種雜食動物,吃草和各種昆蟲、蜘蛛,每天早晚天氣涼爽時出來覓食。它們不是很耐熱,因此天氣炎熱時食慾不佳。[5] 兩歲大的阿爾卑斯旱獺就已性成熟,在春季交配,約33天產仔。佔有統治地位的雌性阿爾卑斯旱獺會襲擊懷孕的同類,甚至殺死幼崽[6]。飼養的阿爾卑斯旱獺壽命在15至18年左右。[5]
與人類的關係

歐洲人曾經相信阿爾卑斯旱獺的脂肪可以塗在皮膚上治療風濕病,因此大規模地狩獵該物種,有時也將其作為食物捕殺。但是阿爾卑斯旱獺的整體種群數量並沒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威脅,只有德國等部分地區的數量有下降趨勢。[1]
參考文獻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