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爾山口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爾山口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陸路邊境口岸,位於興安盟阿爾山市天池鎮境內,並與蒙古國東方省的松貝爾口岸相接。該口岸在1992年以二類口岸性質向外開放通關,並於2012年獲升格為一類口岸。另一方面,阿爾山口岸的稅費徵收、進出口貨物監管和出入境旅客查驗等工作則由滿洲里海關下屬阿爾山海關負責。[1]
位置和交通
阿爾山口岸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天池鎮境內,距離阿爾山市市區45公里。該口岸鄰近中蒙邊界第1382至1383號界標以及努木爾根河,並透過橋樑與蒙古國東方省的松貝爾口岸相接,而距離哈拉哈高勒蘇木中心、首府喬巴山市和首都烏蘭巴托則分別是96公里、456公里以及1111公里。此外阿爾山口岸地處東北亞經濟圈腹地,不但是興安盟的北大門和向北開放的唯一出口,也是中國東北振興規劃當中向俄羅斯與蒙古國開放的重要通道之一以及連接歐亞陸橋的最近通道,讓來往歐亞和太平洋的運輸距離縮短1700公里。[2][3][4]
交通方面,阿爾山口岸是內蒙古眾多對外開放口岸當中,唯一具備公路、鐵路、水路與航空「四位一體」條件和優勢的邊境口岸。[5]此外該口岸也是621國道的西端終點,[6]往來阿爾山市市區車程約30分鐘。[4]鐵路方面,阿爾山口岸更是兩伊鐵路樞紐之一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正在規劃的兩山鐵路東端起點。其中兩山鐵路連接中國阿爾山市與蒙古國喬巴山市,並已列入《中國鐵路網中長期規劃》、《中國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以及蒙古國鐵路重點發展規劃。[2][3]
Remove ads
歷史
阿爾山地區歷史上是其中一條中蒙邊境貿易和人員來往的通道,內蒙古自治區曾在1947年於當地設立辦事處,負責處理內蒙古人員前往蒙古國進行雙邊貿易的相關工作。1992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阿爾山口岸,並以二類季節性口岸性質不定期向外開放。[2][3]200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蒙古國政府簽訂《中蒙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這項協定不但把阿爾山口岸升格為國際性季節開放口岸,也首次確定其開放時間為每年6月至9月期間當中共76天。[7]兩年後中蒙雙方於2006年7月再次簽署協議,決定興建口岸界河橋樑。隨後該項工程在2007年5月開始,並於翌年9月落成。除此之外,中方也在2000年代為阿爾山口岸建造連接道路、移動通訊、電力設備以及聯檢大樓等基礎設施。[3]
2012年間,阿爾山口岸不但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為國際性季節開放口岸,也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和獲准升格為國家一類口岸。[2][8]接着該口岸於2013年首次實施臨時集中開放,當年的開關日期為7月15日至10月1日;三年後口岸開放日期再度延長到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2]2017年間,中方完成阿爾山口岸界河跨境橋樑修繕工程以及農畜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內部裝修,並計劃新建便民綜合服務大廳與完成建設電子口岸基礎平台。[4]另一方面,阿爾山口岸也在2018年開通ATA單證冊以及赴蒙旅遊落地簽證服務。[8]
2019冠狀病毒病於中國大陸爆發期間,阿爾山口岸自2019年末閉關後便一直暫停開放。該口岸在2021年開始再次完善和增建各項設施,涵蓋旅檢大樓、貨檢大樓、口岸景區、邊民互市貿易區與水發物流園等。2023年4月3日,阿爾山口岸正式重新開放通關,而邊民互市貿易區購物大廳也於同日開業運作。[5][9]2024年4月1日,該口岸再度允許八座以下小型車輛通行,而邊民互市貿易區則正式封關營運。[10]口岸重開後其貨運量和客運量不斷增長,季節性開放制度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興安盟在2023年間積極推動把阿爾山口岸升格為常年開放口岸。[5]經過興安盟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兩級外事辦公室大力推進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原則上同意該口岸常年開放,而該事宜也被列入到國家口岸年度審理計劃。2024年7月23日,國務院批准阿爾山口岸擴大開放。隨後為了確保口岸開放時間不中斷,中蒙雙方於會談後決定在同年1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間實行臨時開關。[11][12]
Remove ads
過境貨物和統計
阿爾山口岸是繼二連浩特口岸和滿洲里口岸之後,內蒙古第三個進口糧食指定口岸。2017年間由於蒙古國土地優質肥沃且租地費用較低,阿爾山境內的大型糧食種植戶選擇租借該國土地種植油菜、小麥與大麥等農作物,收成後再經過阿爾山口岸運返中國。此舉不但緩解阿爾山耕地緊張情況,也能降低成本。[13]除此之外,從該口岸入口的商品還包括鐵礦石、蒙古國優質羊毛製品和地毯。[9][10]另一方面,興安盟也於2017年提出通過阿爾山口岸將當地具有優勢的農畜產品出口到蒙古國以及俄羅斯,並進口兩國優質馬肉、牛肉、羊肉和飼料的目標。[4]其後興安盟在2023年更改目標,變為聚焦入口鐵礦煤礦、熟製肉類、水產品以及糧食飼草。[5]
統計方面,2023年4月至11月中旬期間,阿爾山口岸共有1076人次旅客、337輛次車輛和4876噸貨物過境。[5]
旅遊
阿爾山口岸設有口岸景區,該景區包含10個景點,但只有國門、界河橋樑與1382驛站這三個景點向外開放,當中國門也是不少前往阿爾山觀光旅客的必到之地。2023年9月,阿爾山口岸景區獲批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5][8]此外總計2023年1月至11月中旬期間,共有超過20萬人次旅客到訪阿爾山口岸景區,門票和驛站收入合共超過1200萬元人民幣,兩項數字均比2022年同期增長超過4倍。[5]
2024年前,使用阿爾山口岸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蒙古籍人員主要是商人以及地方政府官員。自從中方於2024年4月1日允許小型車輛通關和蒙古國邊民可持邊民證透過阿爾山口岸入境中國並能逗留阿爾山境內10天之後,大多數利用該口岸進入中國的蒙古籍人員變成前往阿爾山旅遊與購物的普通居民。[12]除此之外,興安盟也採取多項措施繼續推動跨國旅遊。2024年1月至11月上旬期間,共有超過1萬人次旅客透過阿爾山口岸進行跨境旅遊,創下該口岸自開放以來的歷史新高,其中超過3600人次為蒙古國遊客。[1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