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德語:Alban Berg Quartett,簡稱ABQ),奧地利弦樂四重奏團體,以奧地利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作曲家阿班·貝爾格為名。
背景
1971年由四名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年輕教授成立,是維也納第一個以專職四重奏型式組成的團體[來源請求],同年秋季在維也納音樂廳舉行成團首演。此後他們的演出足跡及於維也納、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科隆、蘇黎世、米蘭、阿姆斯特丹、柏林、紐約、東京等主要城市。參與重要的音樂節如柏林音樂節、愛丁堡音樂節、巴黎的IRCAM[譯名請求]、佛羅倫薩五月音樂節與薩爾茨堡音樂節等。
1993年至2012年間,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在科隆音樂院固定講學[註 1]。受他們指導的著名室內樂團體包括貝爾琪亞四重奏、阿忒彌絲四重奏等[1]。
2005年,團員托馬斯·卡庫斯卡因癌症逝世。在其遺願下,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繼續活動,直到2008年7月完成告別巡迴為止。他們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在臺灣臺北市的國家音樂廳舉行[2][3][4][5]。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Remove ads
獲獎與榮譽
- 榮譽會員,維也納音樂廳
- 協同藝術家,倫敦皇家節慶音樂廳
評價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的核心曲目是維也納樂派的古典曲目,但亦著力推廣20世紀音樂[註 2]。自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至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作品,乃至於巴托克、盧托斯瓦夫斯基、貝里奧等人的當代創作都在他們的詮釋範圍之內[6]。盧托斯瓦夫斯基便曾表示,「他們對我的作品的詮釋無人能比。」[7][8]
作品節選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的錄音眾多,著名者包括貝多芬、勃拉姆斯的全本四重奏,以及晚期的莫扎特和舒伯特四重奏作品。此外,許多當代作曲家(Fritz Leitermeyer[譯名請求]、Erich Urbanner[譯名請求]、Roman Haubenstock-Ramati[譯名請求]、戈特弗里德·馮·艾內姆、沃爾夫岡·里姆、阿爾弗雷德·加里耶維奇·施尼特凱、Zbigniew Bargielski[譯名請求]、盧恰諾·貝里奧、Kurt Schwertsik[譯名請求])為他們量身打造作品,並由他們錄音呈現。除了弦樂四重奏外,他們也與其他音樂家合作,錄製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德弗乍克等人的鋼琴五重奏,以及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舒伯特弦樂五重奏等室內樂文獻著名作品。
自1985年在卡內基大廳的演出後,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偏好將現場演出實況轉為錄音發行,並在後來的廿餘年間持續這樣的做法。以下列舉部分的錄音作品:
- Beethoven Live Vienna Konzerthaus Vol. 1. EMI Records Ltd. 1993. Barcode 077775458725.
- Beethoven Live Vienna Konzerthaus Vol. 2. EMI Records Ltd. 1993. Barcode 077775459227.
![]() |
Remove ads
![]()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
軼事
- 阿爾班·貝爾格的遺孀在四重奏公開首演前參與了一次私下的演出,並對這支與亡夫同名的新銳室內樂團體寄予祝福。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