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米達

位于安纳托利亚的古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米达map
Remove ads

37°58′55″N 40°12′38″E

Thumb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加強與擴建的阿米達城牆
Thumb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時期建造的阿米達城牆

阿米達希臘語Ἄμιδα敘利亞語ܐܡܝܕ庫德語Amed[1][2][3]) 是美索不達米亞的一座古城,位於今土耳其迪亞巴克爾所在的位置[4]。羅馬作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普羅科匹厄斯認為它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5]

該城位於底格里斯河上游的右岸[6][7],城牆高大堅固,以奪用自老建築的材料建造。[5]

歷史

阿米達約在前3世紀始建為阿拉米人定居地,此後成為了比特-扎馬尼英語Bit-Zamani的首都[8]。阿米達發現的最早物品是著名的納拉姆辛石碑,據信來自於前3世紀。阿米達這一名稱第一次出現是在亞述國王阿達德尼拉里一世(約前1310年−前1281年)所著述的文字中。其第一次出現於古羅馬文獻則是在4世紀的羅馬-波斯戰爭中[7]

該城於412年被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擴建與加強[9],但是在359年,薩珊國王沙普爾二世在經過73天的圍攻英語Siege of Amida,付出30000傷亡的代價後占據該城,羅馬士兵與大量人民遭到屠殺。參與防守該城的歷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記錄下了這次圍城[10]。363年阿米達被羅馬皇帝尤利安收復[11]

502年−503年,阿米達在阿納斯塔斯戰爭英語Anastasian War中再被薩珊國王卡巴德一世英語Kavadh I包圍。這次圍攻遠比卡瓦德想象的艱難,防守方雖然沒有軍隊在城中,卻在一直擊退薩珊王朝的進攻,堅持了三個月才投降[12][13]。在此次戰爭期間,羅馬皇帝阿納斯塔修斯派軍馳援阿米達,但是各將領不願進攻波斯人駐守的阿米達,阿雷歐賓杜斯英語Areobindus Dagalaiphus Areobindus駐紮在了阿爾扎蒙(Arzamon),帕特里丘英語Patricius (consul 500)伊帕提烏英語Hypatius (consul 500)駐紮於希普里歐斯(Siphrios),兩支軍隊被科巴德分別擊敗,另一位將領塞勒英語Celer (magister officiorum)更是遠遠地落在了後邊。504年,查士丁尼一世再次派遣阿雷歐賓杜斯圍攻阿米達,波斯人於是在獲取1000鎊黃金後將城交出,此後查士丁尼一世重修了阿米達的城牆與防禦工事[14]

602年薩珊王朝第三次奪取了阿米達,並占據了二十年之久,直到628年羅馬皇帝希拉克略收復此城[9]。此後不久,阿米達城最終於639年落入阿拉伯人之手;1516年,奧斯曼土耳其掌控了此地[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書籍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