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緱神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緱神社
Remove ads

阿緱神社台灣日治時期屏東市的神社,創立於大正八年(1919年),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並於大正十五年(1926年)12月4日昇格為縣社[1]戰後,該神社先被改為忠烈祠,後拆除並建立屏東縣立田徑場[2]

事实速览 阿緱神社, 基本資訊 ...
事实速览 中山公園水池橋樑, 位置 ...

介紹

阿緱廳在1909年10月合併蕃薯藔廳恆春廳後,成為地方的行政中心,在當時即有討論過在阿緱街設立神社,但因設立及維護費用等因素,神社建立一事於是推遲,直到1917年11月3日,由神社總代:石丸長城(曾任屏東街長)、今村伊那吉(曾任屏東街長)、喜多島二虎、松下三郎、白石喜代治、永石熊吉、畑江德太郎、高須時太郎、瀧川一誠、蘇雲英藍高川鍾晉郎二等12人提出建立阿緱神社,並預計設立在阿緱公園北側[3]。阿緱神社的設立由阿緱廳下的官民捐獻約76,000圓做為建設費用,並於1918年7月動工,於1919年8月完工,同年11月舉行鎮座式,每年10月25日為例祭日。阿緱神社的建築包含本殿、祝詞舍、拜殿、祭器庫、社務所、手水舍。1926年12月4日,阿緱神社升格為縣社[4],與高雄神社高雄州社格最高的唯二兩所縣社。

1928年10月17日,里港莊藍高全向阿緱神社捐獻一對石獅子[5]。1933年2月17日,阿緱神社舉行遷座祭,將神體遷到臨時社殿,以進行神社修繕,並在同年6月9日完工[6][7]。屏東市在1939年4月實施町名改正,阿緱神社附近被劃為大宮町,此町名即來自阿緱神社。

Remove ads

社司

  • 高橋齡市:1929年至1945年

其他

阿緱神社位在屏東公園水池的神橋遺構,在2003年被登錄為屏東市歷史建築。

參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