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納托利·伊里奇·瓦西里耶夫
俄罗斯画家(1917-199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納托利·伊里奇·瓦西里耶夫(俄語:Анатолий Ильич Васильев,1917年3月18日—1994年6月4日)[1],俄羅斯畫家,被視為列寧格勒畫派[2]代表性人物之一。
生平
出生在彼得格勒的一個工人階級家庭。他從塔夫里切斯卡雅藝術學校(1938年)和自帝國藝術學院[3] (1950年)。教育工作者:伊戈爾·埃馬努伊洛維奇·格拉巴里,維克托·奧列什尼科夫,米哈伊爾·伯恩斯坦,尼古拉·魯特科夫斯基。
從1941年到1945年,他在蘇聯軍隊。他參加了列寧格勒保衛戰。1950年以來參加了藝術展。包括列寧格勒藝術家週年成就展(1957)[4],傳統的秋季展會列寧格勒藝術家 (1958)[5],作品列寧格勒藝術家展(1960)[6],共和黨展《蘇俄》(1960)[7],作品列寧格勒藝術家展(1961)[8],傳統的秋季展會列寧格勒藝術家 (1962)[9],藝術展《列寧格勒》(1964)[10],傳統的秋季展會列寧格勒藝術家 (1968),區域展《當代》(1975)[11],本次展覽《藝術列寧格勒》(1976)[12],傳統的秋季展會列寧格勒藝術家 (1978),列寧格勒藝術家。繪畫。1950-1980年 (1994),列練習曲。1940至1980年。列寧格勒學校 (1994),抒情。繪畫。列寧格勒學校(1995)[13],繪畫1940-1990期間。列寧格勒學校(1996)[14],和其他許多展覽藝術精品。
1950年,他獲准加入俄羅斯聯邦藝術家聯盟列寧格勒分會。個人展覽在聖彼得堡 (1997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 - 俄羅斯科學之父》[15] (1950),《在克里姆林宮肖像約瑟夫·斯大林》 (1950),《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莫斯科》 (1957),《貝加爾湖站。泊位》[16] (1961),《春天。安加拉河》[9] (1962),《在河色楞格河谷》 (1963),《列寧格勒腫瘤學家》 (1964),《大風天》[10] (1964),《孫女》[17] (1975),《沉默》 (1977),《肖像庫茲涅佐娃,第34旅的老兵》 (1983),等。
他的作品在俄羅斯博物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在其他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在俄羅斯[18][19],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瑞士等國家。[20][21]
Remove ads
畫作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