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裕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裕尼(英語:Aljunied),是新加坡東部的市鎮與規劃區之一,位於芽籠與麥波申之間,屬東北區,部分地區劃歸東區管轄。根據市區重建局的都市規劃,阿裕尼被歸入「芽籠計劃區」的一部分。該地亦涵蓋於阿裕尼集選區與馬林百列集選區內,具重要政治與住宅意涵。[3]
阿裕尼的命名源自19世紀富商Syed Sharif Omar bin Ali Aljunied,其家族曾在當地擁有大片土地,並熱心捐資興建公共設施。[4]現今的阿裕尼區是一個多元族群聚居的成熟社區,擁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網絡(如阿裕尼地鐵站 EW9)、巴士樞紐與鄰里設施。[5]
阿裕尼亦與鄰近的芽籠地區緊密相連,周邊餐飲、宗教建築與商業活動密集,展現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地區特色。雖非主要新市鎮之一,但因其戰略位置與政區代表意義,阿裕尼在新加坡社會政治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6]
Remove ads
沿革
「阿裕尼」(Aljunied)一名源於19世紀活躍於新加坡的阿拉伯—哈德拉米(Hadhrami)商人與慈善家——Syed Omar bin Ali Aljunied(1792–1852)。他來自也門哈德拉茂,經印尼棉蘭而抵新加坡,是早期的重要阿拉伯商人。他以慈善聞名,曾捐地興建新加坡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創立於1820年),也向Tan Tock Seng Hospital、Jalan Kubor 穆斯林墳場等捐地,用以公共服務與醫療用途。[7]
隨著他的慈善與商業影響力擴及整個社區,Aljunied Road在19世紀逐漸以其家族命名,並成為今日「阿裕尼」規劃區的命名來源。此地區後隸屬市區重建局設計的芽籠規劃區,逐步發展為住宅與商業混合型社區。[8]
1997年,新加坡首次出現阿裕尼集選區;然而該區直到2011年才引人注目——當屬反對黨工人黨(WP)首次在此勝出,成為史上首個由反對黨奪得的集選區,並由此擔任地方政務與議會職務。[9]
今日的阿裕尼是一片充滿多元族群特色的成熟社區,保留如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等歷史建築,也有HDB組屋、商圈與公共交通設施(如Aljunied MRT station EW9)相互融合,並繼續作為政治與社區發展的重要樞紐。
Remove ads
交通網絡
阿裕尼區公共交通網絡發達,構築於地鐵(MRT)與巴士路網兩大支柱,匯集鄰里及跨區往返的需求。[10]
地鐵(MRT)[11]
阿裕尼地鐵站(EW9)位於東西線,為一座高架站,於 1989年11月4日啟用,由SMRT運營,月台為島式配置,並設有無障礙出口與自行車停泊設施。2024年平均日客流量約21,402人次。
站體特徵包括圓頂形屋頂、月台幕門與高風量低速風扇等設施,乘客可透過月台橋跨越軌道連接地面。於2011至2013年間完成無障礙升級及自行車停車設施擴建。
此站與勞明達地鐵站僅需步行10–15分鐘即可抵達。
公共巴士[12]
阿裕尼路沿線共有數個主要巴士站,其中「Aljunied Rd – Aljunied Stn(81089)」與「Opp Aljunied Stn(81081)」最為繁忙,步程在2–4分鐘之內。
許多巴士路線經過此區,包括 2, 13, 21, 26, 40, 62, 63, 80, 100, 125, 137, 158, 158A, 853M 等,其中路線62、62A、63、63A為本地供應車次,也有通往檳港、實龍崗、榜鵝等地區的路線。
巴士服務由SBS Transit、SMRT與前進新加坡聯合營運,班次頻密,平日早晚高峰時段每5–15分鐘一班 。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