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貝格規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化學中,阿貝格規則指出元素的最大正價和負價之間的值通常為八。

該規則使用了價態的歷史意義,類似於現代氧化態概念,其中原子是電子供體或受體。

阿貝格規則也被稱為「阿貝格價與反價定律」。

一般來說,對於給定的化學元素(如),阿貝格規則規定其負價態(如中的為 -2)的絕對值與其最大值的正價態(如中的為 +6)之和 ) 通常等於 8。

Remove ads

歷史

該概念由德國化學家理查德·阿貝格於 1904 年提出[1]

吉爾伯特·路易斯是最早將該概念稱為「阿貝格規則」的人之一,他在 1916 年的一篇文章中將其用作論證的基礎,以發展他的立方原子理論,該理論後來發展為八電子規則[2]。這篇文章激發了萊納斯·鮑林的靈感,他於 1938 年撰寫了教科書《化學鍵的本質》[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