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倉之圍
三國時期蜀漢第二次北伐的一場戰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倉之圍是228年12月到229年初蜀漢和曹魏之間的一場戰鬥,是蜀漢右將軍行丞相事諸葛亮發起的攻打敵國曹魏的第二次北伐的一部分,試圖減輕曹魏在石亭之戰後對蜀漢盟友東吳在荊州方面的壓力,最終蜀漢因未能攻克陳倉而自行撤軍。
背景
228年東吳在石亭之戰擊敗曹魏後,魏軍調西線軍隊加強東線。蜀漢丞相諸葛亮希望攻魏將魏軍注意力重新轉回西線,以減少東吳荊州方向的戰略壓力,並尋機攻取陳倉(諸葛亮在對諸葛瑾的家書中提到「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由於諸葛亮主要的戰略意圖是為了牽制曹魏荊州軍團,因此只帶一月之糧。他形成計劃前,魏大將軍曹真因趙雲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燒毀棧道,預料到諸葛亮的進軍路線,推薦雜號將軍郝昭在陳倉建立要塞,對皇帝曹叡擔保這項防禦能對抗蜀漢可能的進攻。[4]
戰役
為了減輕東吳在荊州方面的壓力,並尋機奪取關中,諸葛亮只帶一月之糧和圍城戰具,試圖速攻陳倉,並通過攻打陳倉迫使曹魏從荊州抽調東線兵力回關中。雖然魏延等將領推薦了另一條道路,但諸葛亮決定走北向的嘉陵谷,渭水在那裡靠近陳倉處拓寬。諸葛亮計劃奪取陳倉作為攻擊大都市長安的中轉站。
諸葛亮兵出散關,228年12月,漢軍到達陳倉要塞。諸葛亮先前聽說陳倉城池破敗,抵達後發現陳倉整頓完好,覺得奇怪。得知原來是郝昭在防守,大吃一驚。諸葛亮考慮郝昭向來名聲顯赫,恐怕攻城不易,於是讓郝昭同鄉兼好友已經投降蜀漢的監軍靳詳勸降郝昭。[5]他們第一次對話時,郝昭不聽靳詳的說辭,說:「魏家的法度是卿所熟悉的;我的為人是卿所知的。我受國恩多,也不能累及自家門戶。當初高剛防守祁山,因為注意力不集中,任務失敗,雖然人是活了下來,但是至今非議不止。卿不需要說了,我只有(為了守城而)必死。」[6][7]靳詳回報諸葛亮郝昭的說辭,諸葛亮又派靳詳去城門外軟化這位堅定的守城者:「我們的軍隊很多,你只有很少的軍隊,不要徒勞自取滅亡。」但這次郝昭卻搭箭說:「我之前的話已經說定了。我認識卿,但我的箭可不認識。」[8]意在恐嚇要殺靳詳,諸葛亮聽到這話決定展開攻勢。
對郝昭而言,雖然諸葛亮軍隊數量多,但主要還是減輕東吳戰略壓力,並未帶足糧草,因此尋求速勝,郝昭及同僚王生只需要堅守一月。諸葛亮用圍城梯實施雲梯戰法,但郝昭用火箭射雲梯,點燃雲梯,雲梯上的人都被燒死。而諸葛亮用衝車毀壞城門,郝昭又用繩子連接大石磨壓下來,折斷衝車。
隨後諸葛亮撤回,重新思考戰略。因護城河使得只有被帶到城牆邊才能生效的攻城具難以到達城牆,諸葛亮決定消滅護城河來製造更多可能的進攻點。在諸葛亮命令下,圍城軍填護城河,準備攻城塔,用百尺高的井闌向城內射箭。填平護城河後,攻城具被移動到城下,步兵像螞蟻一樣爬上城牆。但當諸葛亮着手對付護城河時,郝昭已看破他的意圖,開始在原來的城牆內建造內牆。[9]攻城塔不能穿越第一重城牆,塔頂的士兵在越過外牆後不能翻越第二重牆,困在兩重牆門內,成為守軍射箭的靶子。
再次遭敗後,諸葛亮又命士兵挖地道直至城牆地基,想讓軍隊從城裡突然躍出襲擊敵軍。但郝昭也在城內挖地道橫截諸葛亮的地道,使其塌陷。[10]
郝昭為了守城,多次挖了城中的墳墓,取木頭作為工具。[11]
雙方攻守二十多天,諸葛亮並不能速取陳倉,同時諸葛亮進攻郿,也無法攻下[12][13]。曹魏朝廷和曹真分別派張郃和費曜率軍前來支援陳倉,救兵到來,於是諸葛亮撤退。然而使原本駐守荊州的張郃軍團被調動,讓東吳在荊州方面的壓力得以減輕。當蜀漢軍撤退時,魏將王雙為求立功,率騎兵追殺到秦嶺,中諸葛亮埋伏被殺。[4]張郃預判諸葛亮主要還是為了吸引自己的兵團,必定不會帶大批量糧草,因此作出了自己未到陳倉時諸葛亮必已退的判斷,張郃來到陳倉後[14]直趨南鄭,但沒能追上諸葛亮。
Remove ads
後果
朝廷下詔嘉獎郝昭善守,賜爵列侯。曹叡召他到京城洛陽,慰勞並表揚他,準備大用。但不久郝昭在洛陽病亡。
張郃兵團被從荊州調離,東吳所受壓力得到減輕,諸葛亮以較少的代價(只消耗一月糧草以及少量兵力)完成東吳的請求,同時斬殺魏將王雙,為第三次北伐減少阻力。
229年,諸葛亮發起第三次北伐,這次他改變目標,派陳式前去圍攻武都、陰平。[4]魏守將郭淮同時加強陳倉防禦,由於他深知武都、陰平二郡的魏軍戰鬥力難以抗衡蜀漢軍,亦知諸葛亮試圖與郭淮軍決戰並圍城打援,因此便放棄對武都、陰平的防守。郭淮率領雍州邊防主力軍撤退後,蜀漢軍取得武都、陰平二郡。
流行文化
注釋及參考
傳記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