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加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加昌(英語:Chin Kah Chong,1931年—2023年6月21日[1]),新加坡作家兼首名戰地記者,也是二戰倖存者,曾為《中興日報》、《益世報》、《中國報》與《泛亞通訊社》效力。從事新聞業長達半世紀的他經常奔走於政壇風雲間,經歷了新加坡的動盪歲月及重大的歷史事件。
經歷
1931年,陳加昌在新加坡出生。
1942年,日軍攻占新加坡時,陳加昌年僅11歲,住在後港一帶的蘇馬巴椰園(Somapah Estate)。他的父親因害怕日軍滋事,在門上畫了一面旭日旗,把寫着「昨夕除西寇,今朝接東皇」的對聯掛在門旁[2]。
1950年,韓戰爆發時,他加入了《中興日報》。
1953至1955年期間,陳加昌兼任檳城的《光華日報》、怡保的《建國報》與吉隆坡的《中國報》三報聯合特約駐新加坡記者。
在成為了《益世報》、《中國報》的記者後,他於1953年重返《中興日報》擔任採訪主任。
1955年,加入《泛亞通訊社》,先後任駐越南特派員,星馬區及東南亞區主任,並在萬隆會議時聆聽周恩來先生的發言。同年,他還採訪了福利巴士工潮暴亂。
1956年2月,代表《泛亞通訊社》,以記者的身份到剛脫離法國殖民地的印支三邦,越南、柬埔寨、寮國進行長達半年的巡迴採訪。
1973年,他創立了《泛亞社》日本文政經新聞社。
1985年,他創辦了日文《泛亞時報》雙日刊。
1989至1996年期間,陳加昌曾任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集團新聞獎的評審委員。
陳加昌除了到越南採訪戰地新聞,也採訪了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新加坡獨立、五一三事件學潮暴動、新加坡種族暴亂等重大新聞。直至2005年才正式退休。
作品
Remove ads
- 《回望80年:戰爭留下的印記》[10]
- 《星期二特寫之星洲頭家3:鄭古悅》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