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慶炎
新加坡政治家,該國第七任總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慶炎博士 DUT(一級) GCB(英語:Dr Tony TAN Keng Yam,1940年2月7日—),新加坡政治人物、第七任總統。出生於新加坡,祖籍中國福建省廈門市馬壟村。曾任新加坡國會議員和公職長達26年;歷任教育部長、貿易及工業部長、財政部長、衛生部長、國防及安全統籌部長、新加坡副總理等政府要職[1][2][3][4]。前任新加坡國家科研基金會主席、創新及創業理事會副主席、報業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等職務[5]。育有三子一女。
當年李光耀考慮交棒總理一職時,陳慶炎是當時首選,吳作棟為第二,王鼎昌乃第三,林子安是第四。惟於1990年李光耀決定交棒後,全體內閣成員投票決定,由吳作棟接任總理。[6]
Remove ads
早年生涯
陳慶炎曾就讀英華學校、聖伯特理中學校和聖若瑟書院。身為政府獎學金的得獎者,陳在新加坡大學(今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物理一等榮譽學位,得到全班第一,從新加坡大學畢業。[7] 身為亞洲基金會的狀元,他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運籌學方面獲得理學碩士學位。他後來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在應用數學方面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到新加坡大學講授數學。[8][9]
1969年,陳離開新加坡大學,開始銀行事業,在華僑銀行升至總經理,1979年離開銀行投身政治生涯。1980年至1981年,陳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國大)第一任校長。[7]
2005年,陳獲頒國大傑出校友獎,以表揚他在新加坡大學界扮演有遠見的建築師的角色。[7]2010年,他在新加坡澳大利亞校友會55周年紀念晚宴,以表揚他輝煌的職業生涯,以及他對社會和澳大利亞校友社會的重大貢獻。[10][11]
Remove ads
內閣時期
1979年,陳慶炎當選新加坡國會議員(三巴旺選區),同年被任命為教育部政務次長,次年,擔任教育部長(1980年至1981年及1985年至1991年),正式成為內閣成員;爾後歷任貿工部長(1981年至1986年)、財政部長(1983年至1985年)和衛生部長(1985年至1986年)。1980年代,陳慶炎主張削減中央公積金,但時任總理的李光耀表示,除非有經濟危機,否則不會允許;1984年新加坡大選前三個月,執政黨中執委,除了李光耀以外,進行了一次大換血,同時由享有「新加坡經濟發展之父」美譽的吳慶瑞過渡領導。
1984年大選前,李光耀與吳慶瑞嘗試在新加坡推動了優生學的人口控制政策,包括在分配小學名額時對母親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孩子進行優先分配。
然而,在回應人民對公共政策的批評和不滿的期間,並經歷了人民行動黨獨立以來得票率最低的一次大選過後,陳慶炎作為新任的教育部長,表示將取消這項計畫中的政策,1985年5月內閣根據陳慶炎的建議,宣佈取消這項政策。
Remove ads
王鼎昌和李顯龍先後於1992和93年被診斷罹患癌症後,陳慶炎被要求回到內閣,前後擔任副總理(1995年至2005年)和國防部長(1995年至2003年)。
2003年8月,他成為國防和安全統籌部長,同時保留了副總理職位。後來,他說服了國家發展部部長馬寶山放棄清拆位於他的選區三巴旺、被譽為「新加坡最後的甘榜清真寺」的「三巴旺馬來居民回教堂」(馬來語:Masjid Petempatan Melayu Sembawang)計劃,該清真寺後來被指定為文物古蹟。
2005年9月1日,陳慶炎辭去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他從內閣退休後,成為了國家研究基金會主席及創新及創業理事會副主席。他也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執行董事,新加坡報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新加坡總統
納丹連任兩屆新加坡總統任期即將結束後,陳慶炎同醫生議員陳清木、總英康保險合作社總裁陳欽亮和原高級公務員陳如斯共四人參選。本次總統選舉於8月27日舉行,共有227萬合法選民計781處投票點。當天參加投票的選民數為215萬3,014名,占總選民人數的94.65%,廢票率僅1.76%。8月28日選舉結果揭曉,陳慶炎僅以0.34%(7,269票)的微差優勢領先陳清木,[12]當選為第七任新加坡總統。他於9月1日宣誓就職。[13][14]
根據2016年的總統制度改革,2017年新加坡總統選舉將保留給巫來由裔人士參選,陳慶炎因此無法參加該次選舉,也無法連任。2017年9月1日,陳慶炎正式卸任。
個人生活
陳慶炎1964年與徐美娟(英語:Mary Chee Bee Kiang)結婚。他們育有四個孩子:3兒1女。陳目前居住在摩棉-加冷集選區。[15]
榮譽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