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綺貞
台灣創作歌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綺貞(1975年6月6日—),台灣創作女歌手。新北市蘆洲人,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大學時期常於校園、天橋、地下道、咖啡廳、Live House、書店、墾丁海邊等地演唱。1998年發行首張專輯《讓我想一想》,其後陸續發行的《還是會寂寞》、《Groupies 吉他手》、《華麗的冒險》、《太陽》及《時間的歌》均獲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多次舉辦大型巡迴演唱會,其中2014年《時間的歌》演唱會世界巡迴達30場,動員超過20萬人參與。[1]
![]() |
![]() | 此條目以編年體裁記載人物事蹟。 |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陳綺貞出生於臺北市士林區,母親為鋼琴老師,從小接受專業音樂訓練,四歲開始跟媽媽學鋼琴,從小睡前聽的是鄧麗君或是古典音樂[2] 。在敦化國小就讀音樂班,主修鋼琴,副修小號。之後升學就讀士林國中時,加入學校合唱團;因受同學影響,也參加了晨泳隊。
高中就讀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高一參加樂隊,本來想學長笛或薩克斯風,但被發現曾學過小號,故成為學校樂隊的獨奏小號手。在學期間開始接觸搖滾樂,高二成為吉他社地下社員,並擁有了第一把吉他。1993年,高中畢業,進入國立政治大學,就讀哲學系。在大學期間,前後獲得第十二屆木船民謠歌唱大賽第一名及政大金旋獎第一名的殊榮,還組成防曬油樂團,並擔任樂團主唱,參加1997年野台開唱。1999年自政大畢業。
經歷
陳綺貞在大學期間開始參與民歌比賽、發表自己的作品,並在餐廳駐唱。曾於1994年獲得第十二屆木船民謠歌唱大賽第一名、1998年政大金旋獎第一名。
在大學期間也組「防曬油」樂團,擔任主唱,曾於1997年參加了野台開唱。同年,陳綺貞自行製作發行了三張限量手工Demo。
1998年,與魔岩唱片簽約,母公司滾石唱片先將徐懷鈺、李心潔、吳佩慈和陳綺貞四人,組成「少女標本」進軍香港樂壇,發行同名合輯[3][4]。同年7月,陳綺貞發行首張個人專輯《讓我想一想》,並開始她的誠品書店巡迴演唱。此專輯獲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1998年十大優良專輯,其後更獲選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第11名。陳綺貞也憑此專輯入圍第10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2000年4月,陳綺貞發行第二張專輯《還是會寂寞》,同名歌曲〈還是會寂寞〉入圍第12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及最佳作曲人獎,專輯也獲得娛樂十大華語音樂專輯及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0年十大優良專輯。[5]同年,舉行「溫室花朵」大型售票演唱會。[6]
2001年,陳綺貞出版第一本書籍《不厭其煩》,是台灣首位使用LOMO相機出版創作的作者。[7]
2002年8月,發行第三張專輯《Groupies吉他手》。這張專輯獲得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十佳專輯、最佳女藝人、第三屆音樂風雲榜港台最佳女歌手、最佳專輯、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唱作人提名獎及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2年十大優良專輯。此外,〈小步舞曲〉獲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十大優良單曲,〈躺在你的衣櫃〉獲得年度推薦音樂錄影帶並入圍第14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同年,舉行「Groupies吉他手」臺北/香港大型售票演唱會。
2003年,因先前所屬的魔岩唱片結束營業,加上約滿離開滾石唱片。陳綺貞自立品牌「好小氣音樂工作室」,除了為其架設官方網站,也自製發行了《Sentimental Kills》、《旅行的意義》及《after 17》三張單曲。
2005年9月,發行第四張專輯《華麗的冒險》[8]。此專輯於第17屆金曲獎入圍最佳國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國語女演唱人、最佳編曲人獎,並獲得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獎(〈表面的和平〉MV)。同時也獲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5年十大專輯、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台灣地區最優秀專輯獎、Hit FM流行音樂獎的DJ最愛專輯獎,〈花的姿態〉獲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5年十大單曲。
2007年2月發行TRACK 4《pussy》,2008年7月發行TRACK 5《失敗者的飛翔》,這兩張具有人文關懷色彩的單曲甫發行便都一舉登上排行榜冠軍數週。2007年舉辦的「夏季練習曲」及2008年舉辦的北京和香港大型售票巡迴演唱會,門票均在三天內秒殺。
2008年陳綺貞舉辦「天空之上」網路攝影展。[9]
2009年1月發行第五張專輯《太陽》。此專輯獲得香港新城頒獎典禮獲頒「勁爆國語專輯&亞洲勁爆創作女歌手」,並於第21屆金曲獎入圍最佳年度歌曲、最佳國語專輯、最佳作曲人獎、最佳作詞人、最佳專輯製作人和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其中部分的曲目分別獲得了:
- 〈魚〉獲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十大單曲以及最佳作詞、作曲獎。
- 〈太陽〉獲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十大單曲、十大專輯、第10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之評審團特別致敬獎、Hit FM2009年度百首單曲、華語金曲獎揭曉09十大唱片、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及十大銷量國語專輯最高銷量專輯。
同時陳綺貞舉行《太陽》亞洲巡迴演唱會,在未宣傳的狀況下,各地門票均創下售完成績,台北場更是創下4小時秒殺完售的佳績。與六位台灣本土樂手,以「太陽」這個溫暖、分享、追尋的概念,完成了第一次的亞洲巡迴演唱會。他成功在1月份攻佔了台北小巨蛋,甚至爆滿加演。[10]
2010至2011年舉辦「夏季練習曲2」亞洲巡迴演唱會。
2012年舉辦「Trip to Cuba 背對哈瓦那」亞洲慈善攝影展,攝影作品義賣所得全數捐給中華育幼協會。[11][12]
Remove ads
2013年1月,陳綺貞和鍾成虎、陳建騏組成實驗風格法式電子全新音樂實驗團體「THE VERSE」,並發行《52赫茲》專輯。同年12月,推出個人第六張創作專輯《時間的歌》,並在11月、12月於臺北小巨蛋舉辦四場同名的大型售票演唱會。
2014年,出版個人第二本散文集《不在他方》。同年,《時間的歌》再次獲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十大專輯,〈流浪者之歌〉獲選十大單曲。同年12月1日,推出個人原創單曲《偶然與巧合》。12月30日,隨The Verse憑藉專輯《52赫茲》獲得第14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新樂隊/組合獎 。
2016年於澳門以及中國大陸多個城市舉辦「房間裡的音樂會2016巡迴演唱會」。 同年8月20日,在廣州舉行「十年之約,勿忘初心」不插電演唱會;10月出席上海簡單生活音樂節,與劉若英同台。
2017年4月12日,推出個人單曲《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並作為電影《喜歡·你》的主題曲。同年4月舉行「房間裡的音樂會2017巡迴演唱會」,分別於香港及中國大陸多個城市演出。
2018年2月,憑借歌曲《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12月24日,發行睽違5年的個人第七張音樂專輯《沙發海》。同年舉辦「房間裡的音樂會2018巡迴演唱會」,於台北及中國大陸數個城市進行。
2019年,憑藉《沙發海》裏的歌曲〈傷害〉獲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十大單曲,並入圍第30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同年分別舉辨了20週年演唱會「漫漫長夜 Cheer 20」以及 「房間裡的音樂會2019巡迴演唱會」。
2020年11月5日,發行合唱單曲〈完整的我〉,收錄在專輯《不完美人生指南》中。
2021年11月13日,為電影《美國女孩》演唱主題曲《盡在不言中》。
2023年6月13日,陳綺貞於個人新創的Instagram宣布與添翼的合約已結束。
Remove ads
社會參與
2012年8月25日陳綺貞不收酬勞參與了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和The Wall一起舉辦的核電歸零音樂會演出,首次表達反核立場。
2012年12月20日於台東縣政府召開第七次環評前,於官方網站自拍影片呼籲大家守護台灣的東海岸,聲援反美麗灣運動。
2013年7月21日對於洪仲丘下士禁閉室悔過期間死亡案,在網路上發表了:「一個青年的磨練,不該是來自於用生命去抵抗腐敗體制和人的惡意」…等支持文字。[13]
爭議
2016年7月30日,主辦單位在華山藝文中心舉辦陳綺貞創作展「移動的房間 being, not being」,向文化部申請補助金,連帶引發蔡健雅、SHE等一線歌手申請補助之社會討論。文化部說明,評審當初通過此案,是因申請送審資料載明該展將結合音樂、攝影、文學、全息影像等多元跨界應用科技,且「該案之執行應受公評」,後續核銷時影視局仍須召開評審會議把關,確定其符合原提企劃,才可獲經費核撥。另外,文化部針對審查後資訊透明化等相關具體做法也正研議中,完成作業辦法的規畫後,將盡速予以落實[14][15]。
音樂作品
Remove ads
- 「花的姿態」的詞是受吳佳穎寫的新詩所啟發而寫成 作曲:陳綺貞
- 「太多」作詞:詩原作:鴻鴻 作曲:陳綺貞
- 「我親愛的偏執狂」作詞:曲培芷/孫詩雯 作曲:陳綺貞
- 「女明星」作詞:陳綺貞 作曲:鍾成虎
- 「西風的話」原作詞:改編作詞:廖叔輔/可樂王(Cola King) 作曲:黃自
- 「送別」原作詞:改編作詞:李叔同/可樂王(Cola King) 作曲:約翰奧德威
- 「微涼的你」作詞:陳綺貞 作曲:林暐哲
- 「雨水一盒」作詞:李格弟(夏宇) 作曲:陳綺貞
- 「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作詞:韓寒 作曲:陳光榮
其他作品
- 2005年:《愛絲希雅的夢中夢》飾演 小嵐
- 2014年:《共犯》飾演 歌手
- 2019年:《黑熊來了》旁白
- 2001年11月5日:《不厭其煩》
- 2005年:《LIVE.LIFE》
- 2011年9月1日:《夏季練習曲 2010-2011 巡迴場刊》
- 2014年:《不在他方》
- 2016年8月:《瞬:陳綺貞歌詞筆記》+《吉他手的小動作》
派台歌曲成績(香港區)
- 仍在榜上(*)
- 未有派台/上榜(-)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