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循(1385年—1462年),字德遵,號芳洲,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省泰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景泰年間重臣。官至華蓋殿大學士。
生平
陳循生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樂十二年甲午科江西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永樂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狀元,[1]授修撰。歷事永樂、景泰五朝,宣德初直南宮,進侍講學士,進翰林院學士。正統九年(1444)入文淵閣典機務。第二年進戶部右侍郎兼學士。
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土木之變」,英宗被蒙古族瓦剌部俘虜,京師大震。有人主張南遷。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高聲道:「欲遷者可斬!」陳循說:「于侍郎言是。」支持于謙。一些朝臣擁立郕王(景帝)即皇帝位。當時朝中人心恐懼,對立帝之事爭論不休,而陳循採取中間立場,得到景帝器重,進戶部尚書,繼而進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不久加太子太傅,進華蓋殿大學士仍兼文淵閣。
「奪門之變」後,英宗復位,由於石亨等指控大臣于謙謀逆,于謙、王文等以謀逆罪被殺,陳循受到牽連,被刑杖一百,充軍鐵嶺衛。天順五年(1461年),石亨誣事泄,陳循獲釋為民,仍居鐵嶺,一年後病歿。于謙昭雪之後,陳循亦獲平反,昭以原職賜祭。[2]
Remove ads
著作
佚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