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隙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隙頂
Remove ads

隙頂,舊稱為曦頂[1],隸屬台灣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海拔1250公尺的村莊,位於阿里山公路54公里處附近,以雲瀑、日出、雲海等自然景觀跟高山茶聞名。

Thumb
隙頂象山觀景平台景色
Thumb
隙頂雲海

歷史

番路是阿里山嘉義來往要道,在台灣開拓史上,此地早期以製炭、採藥、抽藤、鋸板、伐樟取腦、剝棕櫚皮、造紙為主。地名則源自於,隙頂山與二延平山高聳對峙,先民取道孔隙入山,據此地形特徵,故取名為「隙頂」。

十九世紀以前,隙頂應屬原住民區域。在原住民鄒語的名稱是 Yauvakazna,意思是很多動物聚集的地方。由於終年雲霧繚繞,地形險要,隱含著神祕的地理環境,所以先民有句話(台語):「若嫁入隙頂山,沒死嘛黑乾。嫁下諸羅城,一工兩頓嘛好名。」充分顯示早期住民困苦的生活窘境。隙頂山又名茶林山,原本是原生茶林立的地方,台灣日治時期末年,嘉義農校勘察團曾召集當地士紳,研究推廣種植蒔茶。直到阿里山公路開通以後,居民引進金萱茶、青心烏龍茶等農作物,才得以改善當地的經濟,是阿里山主要茶區之一。

地理與經濟

隙頂地區屬於溫暖帶亞熱帶交會區,又位居北回歸線地帶,發展出多樣化農產品,金萱茶、青心烏龍茶、甜柿蝴蝶蘭都是重要的地方物產。[2]

公車資訊

更多信息 編號, 經營業者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