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雄州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雄州之戰,是軍於995年4月針對軍將領屠殺俘虜而進行的報復性進攻。此次戰役史料記載極少,並且沒有任何雙方戰術層面上的記載。該戰役最終以宋軍獲勝而告終。[1]

事实速览 雄州之戰, 日期 ...

戰役背景

993年,西上閣門使何承矩被派往滄州為知州事,第二年徙往位於宋遼邊界的雄州為知州事。[注 1]在當地,何承矩與百姓和部下同甘共苦,有來通報敵情的百姓,則直接讓部下迴避,自己親自款待接見,於是遼軍在附近全部的動向他都清楚。[注 2]

995年春天,宋軍在府州擊敗並俘虜了一批遼軍部隊,何承矩拉來其中的一部分俘虜,當着雄州百姓的面殺掉,藉此來宣揚自己討遼的決心。有人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得知消息之後,對自己的士兵被殺感到非常憤怒遼軍,在當年剛剛入夏的時候,遼軍發動了這次戰役,作為對何承矩的所作所為的一次報復。[注 3]

雙方準備

遼軍方面,沒有明確記載主要將領,只是提到了一名被俘將領屬於遼軍的鐵林軍[注 4]

宋軍方面,主要是雄州本地的守城部隊,由何承矩率領。

戰役經過

995年4月,契丹鐵林軍數千人夜襲雄州城,大聲擊鼓並對城門縱火。何承矩直接率兵衝出城,雙方對攻到天亮,遼軍損傷慘重,戰鬥中宋軍抓到了鐵林軍的一個高級將領(也有說將該鐵林軍將領陣斬的[注 5]),群龍無首的遼軍隨即退走。[注 6]

戰役影響

此役過後,趙光義認為是何承矩自己草率行事才招來的遼軍,於是把何承矩和耀州觀察使、知滄州事安守忠兩個人的職位互換。[注 7]而戶部員外郎魏廷式在前往河北地區考察之後,返回朝廷上報了該戰的捷報。[注 8]趙光義派遣內侍劉勍核查情況之後,獎賞了參與雄州之戰的所有有功之人。[注 9]

但是看起來這場戰役對整體戰局的影響意義並不大,原因在於歷來以對宋初史實記載詳實著稱的《續資治通鑑長編》對該戰役隻字未提,而《續資治通鑑》也僅僅是「知州何承矩擊走之」這樣一句。此後四年的時間內,宋遼邊境又重新歸於平靜,沒有任何大型戰事的發生。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