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雷號驅逐艦 (吹雪型)

吹雪型驅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雷號驅逐艦 (吹雪型)
Remove ads

いかずち/いかづち)是大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吹雪型(特型)第23号舰(III型第3号舰)。在日本海军中为第二艘使用“雷”作舰名的舰船。

事实速览 雷 イカヅチ, 概况 ...

舰历

“雷”于1930年(昭和5年)3月7日在浦贺船渠动工。1931年(昭和6年)10月22日下水。1932年(昭和7年)8月15日竣工。

太平洋战争开战时,与驱逐舰“晓”“响”“电”共同编入第六驱逐队,并隶属于第一水雷战队。1941年(昭和16年)12月4日开始参加香港攻略战,并协同“电”以舰炮击沉英军哨戒艇[1],但在12月20日与“电”一同驶近香港岛时受到赤柱炮台的9.2吋海防炮阻击,有炮弹落在舰侧10米处,使该舰舰体轻伤,而且两舰都无法还火,只好施放烟幕撤退[2]

苏腊巴亚海海战的敌兵救助行动

1942年(昭和17年)1月9日开始参与美娜多攻略战。3月1日,在苏腊巴亚海海战中,与重巡洋舰“足柄”、“妙高”、“那智”、“羽黑”及驱逐舰“山风”、“江风”共同击沉英军重巡洋舰“爱塞特”号、驱逐舰“遭遇”号及美军驱逐舰“蒲柏”号。于3月2日,在驱逐舰长工藤俊作(海军中佐)的指示下,“雷”的乘员将被击沉的“爱塞特”号 、“遭遇”号和“蒲柏”号共422名生还乘员救起。这些幸存者穿着救生衣,或抓住浮标,在海上漂流了约20个小时,其中许多人浑身沾满油污,看不到东西。工藤俊中校的这一个拯救敌兵的人道主义决定使“雷”面临受潜艇攻击的危险。并由于获救水手数量大,干扰了“雷”的战斗能力。在拯救过程中,驱逐舰“电”亦有提供协助最后,这些被救起的生还者被引渡到荷兰的医院船[3][4]。5月2日,被调配到北方部队,并于29日,从陆奥湾川内出港,前往参与阿留申作战

于10月进入拉包尔,并在25日与第六驱逐队(驱逐舰“”、“白露”)前往瓜达尔卡纳尔岛达林加锚地对美军舰只作出攻击。当中美军的高速扫雷舰“泽内”号受损、舰队拖曳船“塞米诺尔”号及哨戒艇“YP-284”被击沉。期间被F4F野猫战斗机以机枪攻击,有数名人员死伤,但对舰只的战斗力没有影响[5]。11月2日,前往瓜达尔卡纳尔岛从事鼠输送作战[6]。11月9日,被指派到参与瓜达尔卡纳尔岛亨德森机场进行炮击的挺身攻击队,并有楚克出港。12日晚上,瓜达尔卡纳尔岛近海与美军舰队交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于第1夜战中被6发20厘米炮弹6发等击中,一号炮塔及二号炮塔被破坏,亦有19人战死、57人重伤[7]。严重受损的“雷”亦因需往楚克泊地撤退,而不能为战舰比叡”进行护卫及参与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第2夜战[8]

1943年(昭和18年)3月22日,因需向阿图岛从事输送作战及为重巡洋舰“那智”、“羽黒”等及2只输送船的护卫,而由幌筵出港。27日,于阿图岛近海与美军舰队遭遇并交战(阿图岛近海海战)。于30日,因暴风关系,在起锚作业期间,于幌筵海峡与驱逐舰“若叶”发生碰撞事故而令舰首损伤[9]。在大凑作应急修理后,于4月11日返回横须贺港[10]

1944年(昭和19年)4月13日,在进行船团护卫期间,关岛以西被美军潜艇“鮻鱼”号(USS Harder, SS-257)的鱼雷击中沉没。全员战死[11]。于6月10日除籍。

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浦贺中,建立了表彰驱逐舰“雷”功绩的慰霊碑。

Remove ads

历代舰长

Thumb
1938年左右的“雷”。照片由中国方面所拍摄。

舣装员长

  1. 佐藤庆蔵 中佐:1932年5月14日 -

舰长

  1. 佐藤庆蔵 中佐:1932年8月15日 -
  2. 手束五郎 少佐:1932年11月15日 -
  3. 伊集院松治 少佐:1934年11月1日 -
  4. 则満宰次 中佐:1935年11月21日 -
  5. 竹内虎四郎 少佐:1936年12月1日 -
  6. 柳川正男 中佐:1937年12月1日 -
  7. 戸村清 少佐:1938年8月1日 -
  8. 折田常雄 少佐:1939年10月15日 -
  9. 工藤俊作 少佐:1940年11月1日 -
  10. 前田実穂 少佐:1942年8月27日 -
  11. 生永邦雄 少佐:1943年10月25日 -

关联项目

注脚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