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霹靂-10

中国空军现役的一种短程红外线导引空对空导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霹雳-10
Remove ads

霹靂-10中國空軍現役的一種短程紅外線導引空對空導彈,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空空導彈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研製,總設計師為梁曉庚博士。最初於2004年開始研製,目前已廣汎裝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現役的殲-10C、殲-16,及第五代戰鬥機殲-20,未來同樣有望裝備於中國另一款五代機殲-35。

事实速览 霹靂-10空對空導彈PL-10, 類型 ...

設計

霹靂-10的引導部使用多重紅外成像制導,掃面範圍達到+/-90度,能配合飛行員佩戴的頭盔顯示器攻擊目標。[2]飛行員在發射導彈時使用這套系統,只需要轉頭就能在飛機本身雷達掃描範圍以外輕鬆瞄準以及攻擊目標。[3]

霹靂-10由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動,採用了推力向量控制機構,結合尾部的可變飛翼,能做出高過載飛行動作。[4]導彈中部配有邊條翼,能在發動機推進結束後保持飛行姿態。

2022珠海航展上展出了霹靂-10的雷達制導型號,型號是LD-8(雷電-8)反輻射導彈,在格鬥彈基礎上融合無源被動引導頭,包括直升機、無人機在內的更多平台將有望具備自衛反輻射能力,普通戰機也可能一次攜帶更多。

殲-20

殲-20第五代戰鬥機的第二架示範機,編號2002,在初步測試後被重新編號為「2004」,並用於測試一種獨特的霹靂-10側彈艙導彈發射系統。[5]

殲-20的兩側進氣口後方的兩個小型側彈艙分別容納一枚霹靂-10導彈。專家們稱之為「完全獨特的霹靂-10可伸縮側彈發射導軌」的武器集成測試不遲於2013年第一季度在成都開始。[6]關於該系統的重要性,英國航空專家阿布拉罕·艾布拉姆斯在2024年指出:「分析人士將該戰鬥機相對於其美國對手開創的一種新的更隱形的發射系統視為殲-20在多個重要領域超越現有海外設計而非僅僅彌合性能差距的早期指示之一。」[6]

關於殲-20的霹靂-10發射系統為戰鬥機提供的優勢,艾布拉姆斯觀察到:「避免開啟武器艙的需要,加上霹靂-10在同類導彈中具有特別遠的射程,為殲-20部隊創造了使用獨特新戰術的機會,包括通過使用被動傳感器和第三方傳感器數據在較短的視距外射程內進行雷達靜默作戰。」[7]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