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島督署小禮拜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6°03′47.5″N 120°19′22″E 督署小禮拜堂(德語:Gouvernementskapelle)是青島德占時期的一座信義會教堂,原址位於今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江蘇路9號青島江蘇路小學校園內,江蘇路湖南路路口附近,建於1899年,1998年拆除。
歷史
1897年11月14日德軍占領膠州灣後,柏林傳教會(信義會)、魏瑪傳教會(同善會)、天主教聖言會於1898年先後派遣傳教士赴青島[1]。德國在青島的城市建設開始後,膠澳總督府在俾斯麥街(Bismarckstraße,今江蘇路)伊倫娜街(Irenestraße,今湖南路)路口東北側[註 1]出資修建了督署小禮拜堂,由建築師馬克斯·克諾普夫設計,作為軍民兩用教堂使用。總督府原本計劃該教堂由新教教會與天主教會共同使用,但遭天主教會拒絕。禮拜堂於1899年平安夜竣工[1],同善會牧師衛禮賢發表落成演講,信義會牧師和士謙發表聖誕布道。1910年10月23日,禮拜堂北側的青島基督教堂落成,基督教堂代替小禮拜堂成為青島主要的信義會教堂。小禮拜堂此後改為督署學校的體育館[2]。該建築後來成為青島江蘇路小學的一部分。1998年江蘇路小學校舍改造時小禮拜堂被拆除[3],原址現為江蘇路小學教學樓。
建築特色
督署小禮拜堂平面呈矩形,大門朝西面向江蘇路,祭壇向東。東西兩立面各起一處曲線山牆,外立面有拱窗、圓窗、扶壁等裝飾,具有青島德占時期早期的復古風格。屋頂為雙坡屋頂,敷設中式灰瓦,後改為紅瓦。
該建築被認為無論在位置還是設計上都具有強烈的臨時色彩,沒有按照規範與街道平行設置,其結構和裝飾也較為簡單樸素,甚至施工也頗為敷衍,以致於落成不到三年就需要大修。此種情況可能與建造時間緊迫、預算較少,以及缺乏合適的建築材料有關[4]。
圖集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